如今一观,还真是有可能。
一般的吐蕃小首领,一观如此气度,估摸着就会折服,纳头就拜。
“哈哈!”
江昭爽朗一笑。
从木征的举止来看,他是真心的赞誉。
受到赞誉,谁都会高兴,江昭自然也不能免俗。
“上次,江某书信一封,木征首领便退兵,转而攻伐西宁州。”江昭面上挂起和煦笑容,温和道:“木征首领,实为信人。”
“那不知信中的约定?”霎时,木征面露期许,紧紧的盯着江昭的一举一动。
要是有丝毫不对劲,他就会立马转身跑路。
现如今,大周于西宁屯兵三四万,他手上却仅仅是一两万蕃兵。
兵力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任谁都得担心会否出现出尔反尔的情况。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江昭面色郑重,颇有风范的挥袖道:“三十日内,三州百姓任由木征首领定夺。”
三十日!
木征大喜过望,连忙拱手道:“江尚书果真是信人!不愧是大周第一等的重臣!”
三十日,足以让三州七八成的百姓迁走。
足矣!
“嗯。”
连着几声赞誉,让人心情舒畅。
饶是如此,江昭也并未得意忘形,反而平和告诫道:“西夏颓败,董毡已被生擒,吐蕃可谓大势已去。
首领若安心绥靖吐蕃,自可一生无忧。可若是生起了动乱之心,董毡就是前兆。”
“勿谓言之不预也!”
一言既出,木征喜意不减。
事实上,他已经有过类似的心理准备。
从西夏签下不平等条约,年年岁贡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西夏得颓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外有“岁贡”吸血,内有幼主登基、外戚干政,西夏可谓内外一团糟。
特别是外戚干政,影响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