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庙号,祖一类:太、高、世、中、成。
宗一类,偏褒义:世、中、高、仁、孝、宣、肃、显。
宗一类,偏中性或有争议:穆、英、明、代、文、武。
宗一类,偏贬义:徽、钦、熹、哀、思、顺、质、和。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偏“小众”的庙号,出现频率较少。
手持文书,依褒贬之分,江昭观望起来。
“世宗。”
“显宗。”
“仁宗。”
“中宗。”
“孝宗。”
“明宗。”
“文宗。”
江昭瞥了一眼“文宗”,不免摇头。
这还真是个小天才!
文、武二字,作为谥号,自是一等一的好,汉文帝、汉武帝,都是“文”、“武”为谥号。
可要是以文、武为庙号,那可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庙号,一般来说都得考虑上一任庙号使用者的水平。
上一位文宗是唐文宗李昂,“甘露之变”被宦官软禁,水平着实不咋样。
文宗,文治尚可,国力较弱。
先帝,评价这么低的吗?
还特么是实名制!
半响,二十余位有建议权的礼部官人相继入堂。
江昭扫视一眼,有不少都是眼熟的人,不免温和一笑:“江某承蒙圣上隆恩,忝任礼部尚书,与诸位共侍礼曹,实乃幸事。”
“大人过谦!”
“某定为大人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