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一十四路,都有相应的进奏官。
一旦侍疾批复,进奏官就会立刻下发一份文书,通知地方。
大官归乡,其中门道可不是一点半点。
一路司衙州郡官员,上上下下,不知有多少人都渴望拜访,以求得一片仕途通达。
当然,绝大部分官员,都仅仅是心中幻想一二。
要想真正有资格拜访小阁老,起码得是四品官。
五品,若是找得到关系,或许也有机会。
冯许起身,踱步沉吟。
于他而言,倒是并不渴求拜见。
毕竟,他已经五十有八。
安抚使任期一满,他就恰好六十岁。
届时,要么是调任从二品京官,要么是调任正二品虚职,亦或者干脆上书致仕。
对他来说,见不见小阁老,都没什么影响。
半响,冯许摆手道:“让宋副使去吧,允其调兵三千。”
大官归乡,从职责上讲,地方上并没有硬性的接待义务。
当然,职责规定是一回事,地方上的具体执行又是一回事。
究竟有没有接待活动,往往取决于归乡官员的影响力。
影响力大,就有人负责接待。
影响力小,则是无人问津。
小阁老,自是影响通天的人。
“是。”属官何绍点头,就要离去。
冯许摆摆手,吩咐道:“记得,让他代我向小阁老道谢一声。”
淮南东路赈灾事宜,要是没有江昭的鼎立支持,指不定就起了造反。
届时,他究竟能不能安稳落地,还真不一定。
“是。”何绍重重点头。
安抚副使厅。
属官何绍一一说明情况。
主位,副使宋怀心头一震,摆手道:“替我谢过冯大人。”
允许调兵三千,这是冯许在卖他人情。
至于三千士卒,究竟是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