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东路的赈灾方式定下,朝议继续。
不过,近来除了平叛、赈灾、祭祀三件事以外,实在是没什么大事。
绝大多数朝议的事情,都是琐碎杂事。
当然,所谓的琐碎杂事,那是相对于三品紫袍以上的人而言,对于四品、五品的官员而言,还是有不轻的分量。
一些小的商议,一旦施行到两京一十四路,对于百姓来说就是政策,不可疏忽。
约莫半个时辰。
官家赵祯伸手压着肚子,不时皱一皱眉头,呼吸也渐渐沉重起来。
文武百官,暗自相视,默契的没有再上奏政事。
近来,官家的身子是越来越差了。
丹陛之上,赵祯挥了挥手。
“散朝——”
司礼太监一声尖锐长呼,百官齐齐退去。
几十位淮东官员,不经意的聚在一起。
“淮东赈灾,幸亏是有江侍郎啊!”
太府寺卿韩忆拱手,真心喟叹道。
淮东赈灾,动不动就是几百万贯。
本来,依淮东几十位官员的计划,起码得政斗十余日,方有可能从福建路抢到一定的资源。
谁成想,江昭竟是硬生生的打垮了蔡襄、杜希二人。
不得不说,跟江昭这样的人站在一方,的确是轻松不少。
“韩寺卿过誉,无非是为了淮东百姓仗义执言尔。”江昭温和点头,拱了拱手。
“淮东赈灾,从漕运调粮,尽量二十日内一应到位。此事,汪某会盯着。”司农寺卿汪辅之插话道。
政斗,仅是赈灾的开始。
往后,无论是兴修水利,亦或是具体的赈灾流程,都得有人特意盯着,防止蔡襄、杜希二人做什么手脚。
作为司农寺卿,职责是与度支司一齐掌管天下粮草、粮价。
户部的拨款买粮,一些相应的购置账簿,肯定得经过他的手。
“淮东兴修水利,周某也会盯着。”工部右侍郎周孟阳说道。
“刑部、御史台下发政令,严查贪墨腐败,料想也可抑制底下人的贪心。”刑部右侍郎乔执中说道。
难得搞到了两三百万贯拨款,不可能说眼睁睁的让一些小鬼给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