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本就是部落制度,时常分裂,这一点对于大周和西夏这样的国度而言,可能难以接受,但对于吐蕃而言,还在容许范围。
“要允许大周在边境修建堡垒,黄河、洮河沿岸交于大周军队镇守。”江昭缓缓说道。
仁多保忠一惊,一下子反应强烈起来:“不可能!”
吐蕃与西夏,若是要交流,定然得经过黄河、洮河。
此举,一旦应下,吐蕃却是再也没有了西夏联合的机会。
沿着黄河、洮河,都不需要驻守太多军队,两三千就行。
两三千军队驻守,就可确保没有人通过黄河、洮河与西夏交流。
“那就待定。”江昭淡淡一笑。
说着,江昭望了过去。
仁多保忠心头一振,连忙说出要求:“茶马互市,必须得允许置换铁器。”
“不可能。”江昭摆摆手,直接拒绝。
大周一向限制铁器、农具、盐等战略物资流进吐蕃,若非是为了换取战马,茶马互市甚至都不可能有盐。
仁多保忠面色一滞。
这还只是第一个条件呢!
他沉住气,说道:“须得让皇帝迎娶吐蕃贵女为妃,以作联姻之用。或者,大周嫁公主。”
“不可能。”江昭罢了罢手,又一次拒绝。
老皇帝已经年迈,肯定不会迎娶吐蕃女子。
嫁公主,那就更是不可能。
大周开疆拓土,可是“胜利国”。
连续两个条件都遭到拒绝,仁多保忠有些沉不住气:“我王已然释放诚意,但却没有看到宣抚使的诚意!”
此言,不乏“待价而沽”的意思。
要是再不答应,那就谈不拢。
江昭沉吟了一会儿,缓缓点头“有道理。”
或许是想起了什么,他面露痛惜之色:“熙河七州,驻有十万大军,要是算是俞龙珂部落,便是二十万军队。”
“这样的军队数量,想来就是让董毡赞普心有不安的来源。”
说着,江昭迟疑的望了下去。
仁多保忠心神一震。
莫非?
“宣抚使可削减镇守熙河七州的军队?”仁多保忠急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