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寒门首辅女主角 > 40-50(第15页)

40-50(第15页)

扭头一看,才发现是刘保儿。

昨日在火把下看得不甚清楚,只知道这个刘师爷是个干枯消瘦的老头子,现下在日光下再看,这人居然生了一副奸诈小人相。头发稀疏,颧骨高耸,特别是嘴上的两撇小胡子,竟然有在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里演汉奸贾贵的那位颜冠英老师的风采。

“刘师爷。”周稚宁并不是外貌协会,态度和煦,拱手行礼,寒暄道:“昨个儿忙着救治伤员,今日怎么不多歇息歇息?”

“大人昨夜初到任便忙着帮忙救治伤员,小人哪里还敢偷闲?”刘保儿弯着腰,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

不笑还好,这一笑,那股汉奸的味道更浓了。

周稚宁笑了笑:“本官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见着个什么就想去搭把手。倒是刘师爷应该在县衙任职颇久了吧?算起来,刘师爷还算是本官的前辈。”

“小人何德何能得大人尊称一句前辈?”刘保儿立即拢袖作揖,笑容讨好,“小人全赖爹娘生的早,这才在圣上登基时就在辽东县领了师爷的职。平日里也帮不到老爷们什么大事,只能做做文书工作,给老爷们解一些芝麻大点小事的忧。”

中国人说话就是这样,喜欢瞒一层。刘师爷的话听起来好似自己没起到什么到大用处,但当今圣上登基已有二三十年,其中政策更迭变换,人事变动不胜枚举,刘保儿却一直待在自己师爷的位子上,其世故圆滑、待人接物的能力不容小觑。

更何况,二三十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对整个辽东县历届县令的情况、辽东县县民的想法了如指掌。所以刘保儿不仅是县衙的活化石,也是辽东县的活地图。

周稚宁略沉吟片刻,便开始着手从刘保儿口里套话:“刘师爷,昨夜本官到来的匆忙,还未能将整个县衙都看一遍。正好遇见师爷,还要劳烦师爷为本官一一介绍,也好叫本官不至于闹出笑话。”

“大人吩咐一句就是,何敢用‘劳烦’二字。”刘保儿伸出右手,对周稚宁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还请大人往这边走。”

二人并肩而行,刘保儿一一讲明县衙每个地方的作用和安排。

一般县衙都有三班六房,是为“皂班”,负责内勤;“壮班”、“快班”一同负责缉捕和牢房里的警卫工作。六房则指“吏房”,负责官吏的任免、考核、绩效、升降等;“户房”,负责土地、户口、赋税等文书工作;“礼房”负责本地典礼、科举、学校;“兵房”负责刑狱;“工房”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刑房”负责施刑。

这些胥吏林林总总加起来能有六七十人,全部都安置在县衙内居住。

另外还有管粮食和征税的县丞,管户籍和巡捕的主簿,管缉盗、盘诘、监察、狱囚的典吏,掌管商税的大使。以及教谕、训导、驿丞一员、阴阳训术、医学训科、僧会司、道会司、急递铺等等胥吏。

所以一整个县衙算起来,要有百来个人才能维持县内的基本周转。

但是……

周稚宁看了眼略显凄凉的县衙,不由沉默良久,问:“敢问刘师爷,现下县衙内还有几人?”

“回大人的话,现下县衙有师爷一名,班头一名,户房文书胥吏一名,礼房文书胥吏一名,快班衙役若干。”

也就是说,她这整个县衙的人数加起来连十个人都没有,难怪荒的厉害。

可是周稚宁不解:“县衙为何人丁凋零到这地步?”

刘保儿尴尬地咳嗽两声,讪笑道:“因为县衙发不出俸禄,那些胥吏便都甩手不干了,留下来的那些胥吏也不过是在勉强支撑。”

“什么?”周稚宁脚步一顿,眉心紧蹙,“县衙俸禄发放朝廷本有定数,怎么会有发不出俸禄的情况呢?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刘保儿咂咂嘴,满脸的为难。

见状,周稚宁福至心灵,问:“县衙破败至此,那上一任县令在何处居住?”

“回大人的话,上任王县令他住在红袖招。”

红袖招,距离辽东县三十里,是有名的乐馆。一日耗费甚多,若是日日住着,一个人的俸禄必定不够花费。

“历届县令都是如此么?”

“回禀大人,是的。”

这下周稚宁明白整个县衙的银子都去哪儿了,说到底,还是一个“贪”字!贪生怕死,贪财好色,贪攻冒进,这历届县令险些要把整个辽东县玩儿死。

她这是接手了一个怎样的烂摊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