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庄家不睦的政敌,自是暗中窃喜,逮住机会便大肆攻讦。
即便是中立之辈,也不免心生疑虑。
一个连女儿都教导不好的人,真的能辅佐君王治理好天下吗?
这股暗流,庄太傅岂会感知不到?
风波起的当夜,庄府书房的灯火彻夜未熄。
翌日早朝,气氛格外凝重。
文武百官依序奏事。
庄太傅一步跨出文官队列,手持玉笏,深深俯首,沉痛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陛下,老臣教女无方,致使贵妃御下不严,酿成宫闱大祸,皇嗣夭折。”
“老臣愧对陛下信任,更无颜立于这朝堂之上……”
“恳请陛下严惩贵妃,以正宫规,以儆效尤!”
“老臣……亦甘领失察之罪!”
说罢,庄太傅撩袍便要跪下,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副痛心疾首、大义灭亲的模样,令人观之动容。
然而他的膝盖还没触地,龙椅上的帝王便已开口:“太傅不必如此。”
南宫玄羽的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缓缓道:“后宫之事,朕已查明,乃奴才贪渎懈怠所致。”
“贵妃确有失察之责,朕已收回其协理六宫之权,令其于宫中思过。”
“然,此事与太傅何干?岂有女儿行事不慎,反累及老父请罪之理?”
帝王看着庄太傅,语气稍缓,甚至带了一丝宽慰之意:“太傅乃国之柱石,朕之股肱。如今朝局初定,百废待兴,正需太傅这般老成之臣鼎力相助。”
“太傅岂可因后宫些许琐事,便妄自菲薄,弃江山社稷于不顾?”
“此事不必再议,朕心意已决!”
这番话,既全了庄太傅的颜面,明确将罪责限定在后宫琐事和奴才过失上,未波及前朝。又再次申明了帝王对庄太傅的倚重、信任。
彻底堵住了那些想借题发挥之人的嘴。
庄太傅闻言,深深一揖,声音哽咽:“陛下……陛下宽宏,老臣……老臣惭愧!”
“老臣定当竭尽残年,以报陛下天恩!”
礼部尚书低垂的眼帘下,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陛下此刻的宽宏与维护,与其说是恩典,不如说是警告和平衡。
陛下需要兄长来稳定朝局,故而绝不会因此事彻底厌弃庄家。
但经此一事,庄家声望受损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