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94章 天外之敌 无线电子书 > 第407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2页)

第407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2页)

刘封稍微复杂一点,刘备初召留军不从,一个月前甘夫人孙夫人吴娘子偕阿斗至长安,刘备心念团圆,仍不从。

不仅不从,而且还送回来一封言辞恳切的长信,称自己虽为左将军之子,然下不能安民上不能讨贼,自请从军开边,等封侯日自向父亲表功云云。

因此虽然有所意动,但最终刘备还是摇头,轻轻拍了拍三弟的手臂以示嘉许。

张飞略有怅然,虽是劝兄长,但心下念的反而是二哥。

欲匡汉室,则兄弟难团圆?

……

甘露殿。

既不能看兄弟相争,那赵大又一言不发,整个殿内都让人昏昏欲睡了起来。

李世民勉力骂了一句:

“这不能言那不能说,皆不能秉笔而言,这史书又有何用哉?”

这虽已经是贞观群臣的共识,但杜如晦也还是跟着叹了一声:

“这宋初勋贵宗室的离奇之亡,未免太过多了一些。”

魏征与房玄龄一起点头,房玄龄更是简短评判了一句道:

“这赵二相比其兄,更德薄。”

魏征也叹口气,最初知晓这宋朝崇儒时生出的兴奋感在此时也早已消失无踪,更是出言道:

“德不称,祸必酷;能不称,殃必广。”

“德薄者志轻,踞尊位,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对这赵二鄙弃了一番,魏征反倒是有点茫然了,从后世所言来看亦有诵经典,但同样也能看出儒生早已式微。

莫非儒家先贤所盼望的大同之世终究只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群臣皆懒洋洋的交头接耳,互相轻声讨论这宋将如何。

在一旁勤恳记录内容的褚遂良则是心中暗暗警醒,史官为国立传,笔直则国正,国正则可为世人垂范可为后世明鉴,当引以为鉴也。

【从金匮之盟也不难看出,即便是赵廷美身亡,赵匡胤之死带来的余波也依然没有彻底消散。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宋太宗一朝后半程的关键人物:赵普。

根据史册留下的只言片语来看,赵廷美从谪居洛阳到远迁房州,当中主要的出力的人物就是赵普。

比如知开封府李符上表说赵廷美丝毫没有悔过之心这件事儿,就是赵普在后面唆使。

另外在赵廷美案当中倒了大霉的还有前宰相卢多逊,不仅一撸到底还被发配崖州,这位便是赵普的前政敌,排挤迫害赵普的就是他。

因此不管怎么看,金匮之盟事件前后赵二和赵普的各取所需味道就非常明显:

你帮我杀政敌,我帮你诬宗室,合作相当愉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