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北宋的故事 > 第136章 饱读诗书(第1页)

第136章 饱读诗书(第1页)

子午四人也是眼里含泪,饱含深情,这人唱的居然比黄香好听,真是奇怪。

汉子叹道:“欧阳修可是文坛泰斗。可惜我大宋重文轻武,没什么名将!”

余下如数家珍,掰着手指头,娓娓道来:“除了我太祖皇帝之外,我大宋靖康耻之前的名将比比皆是,石守信、高怀德、曹彬、李继隆、杨业、潘美、狄青、曹玮、种师道、种师中、张叔夜、李纲、宗泽。”

书生笑道:“许多人都说,我大宋南渡以前无将,皆是一派胡言。种师道、种师中、张叔夜、李纲、宗泽,他们哪个不是可以抗敌的。只是朝廷不用而已!都说南渡以来,抗金名将雨后春笋般勃勃生机。这也是异想天开!有人说我大宋,以东京为京城时有相无将,如今以临安为行在时有将无相,此乃谬论也。这文武双全者比比皆是,范文正、张叔夜、李纲、宗泽,便是如此,他们文武双全,又何尝不是大将风度,可惜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如之奈何?不过这宰相,在南渡前的确很多,有名的更多,比如:范质、赵普、吕端、寇准、晏几道、韩琦、王安石、司马光、章淳、蔡京、张商英、王黼、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这其中并非都是正人君子,只是说他们名扬天下。范质与赵普可谓辅佐太祖与太宗,功不可没。寇准的鼎鼎大名自不必多说,一个‘澶渊之盟’就够了。晏几道、韩琦也是两个文人墨客。王安石与司马光可谓我大宋最久负盛名的宰相,堪当我大宋最有名的宰相。章淳的嘴巴太过分,让端王坐了皇帝。蔡京这个宰相有些本事,还做了太师,虽说时起时落,可也算是名扬天下,可惜臭名昭着。王黼这个宰相是溜须拍马得来的。李邦彦这个宰相就是浪子一场而已。白时中就是蔡京父子的傀儡。张邦昌嘛,我们的老朋友了,他这个人活着胆小怕事,死的实在委屈。”

武连叹道:“如此看来,刘光世与张俊之辈就不足为道了,倒是王彦、刘锜、吴玠、韩世忠、岳飞,才更略高一筹。如若说我大宋中兴抗金十将,排序理当如此:李纲、宗泽、王彦、刘锜、韩世忠、吴玠、岳飞、吴璘、刘光世、张俊!”

汉子点头道:“不错,你们都是读书人,知道的真多。”

书生道:“文武双全实乃当务之急,我看李纲、宗泽、韩世忠、岳飞,便是如此。”

子午突发奇想,马上追问:“儒将到底好也不好?”余下看向普安:“普安,你有何见教?”

普安笑道:“武连,你但说无妨?”武连看向汉子:“这位大哥,还望赐教?”

汉子摆了摆手,笑道:“还是这位员外说说看的好,咱是粗人,不懂。”又看向书生。

书生环顾四周,看向众人:“儒将当然好,足智多谋实为俊杰。如若有勇无谋,或是有谋无勇,都不是儒将风范。”

子午道:“先生所言极是,我受益匪浅。”普安笑道:“今晚得遇二位,三生有幸。”

余下道:“不错,素闻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都喜欢这里,可见南阳人杰地灵。”

武连却提出质疑道:“诸葛亮还在襄阳隆中住过,不知何时从南阳到的襄阳。我们此番恰恰相反,是从襄阳到南阳。听说岳飞将军在襄阳,等我们赶到襄阳,却得知他在郾城了,还是晚来一步。”

书生却神情肃穆,马上纠正道:“你们是想让后人为此争论不休么?什么襄阳、南阳的。诸葛亮所在的隆中处在襄阳与南阳交界处,故而说南阳也可以,说襄阳也可以。不必争风吃醋,只要有一个共识即可。那便是都怀念诸葛亮见对了。这山东琅琊、成都、襄阳、南阳,四地的黎民百姓都怀念诸葛孔明。岳飞将军更是怀念诸葛孔明,此番我与岳飞将军彻夜长谈过一番他告诉我,在黄靖大人陪同下,他去过隆中,站在诸葛亮的故居面前曾潸然泪下。”

众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夜深人静,书生与汉子辞别子午四人,离开客栈,走了出去。

子午四人送到门口,见书生、汉子二人不见踪迹,才转身进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