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两宋历史 > 第128章 夏日荷塘(第1页)

第128章 夏日荷塘(第1页)

黄香登上襄阳城楼,子午四人也跟随而来,极目远眺,汉水如白练,蔚为壮观。黎民百姓在大街小巷穿行,好似梦回东京。可惜东京比这襄阳要繁华的多,在东京汴河两岸有许多意想不到,稀奇古怪的东西,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眼下东京的繁华不再。江南要比东京好的多。茶肆、杂耍、小曲、嘌唱、木偶、说话,应有尽有。人头攒动,来来往往。

夏日里的江南骄阳似火,襄阳也不例外。虽说靠着大江大河,可天气炎热,非人力所为。黄香买了西瓜,子午四人一起享受。手里捧着墨绿的西瓜皮,嘴里啃着红壤,依然汗流浃背。闷热异常,令人心烦意乱。

好不容易回到府邸,子午四人就累的走不动了,坐下来,抱着茶壶,喝个不住。没水只好自己去添。黄香乐个不住,没见过这四人这般好笑,居然受不了热。

黄香伸手一指,笑道;“你们怎么了?你们不是最喜欢走南闯北,东奔西走么?听说你们参与了不少大战,你们且说说看。这行走江湖的大人物,不会连走路也不成吧。我就不信走路还能把人累死,你们真是的,好奇怪。”

子午道:“也没什么可吹嘘的,我们这些年走南闯北,生怕人知道,那倒不是我们在偷鸡摸狗怕人误会,只是怕被人当作流浪汉,那就麻烦了。”

黄香笑得前仰后合,叫道:“流浪汉,真有趣。你们这些年流浪了不少地方,只要在我大宋境内倒也无可厚非,如若到了列国,那可就丢人现眼了。”

子午和普安面面相觑,本想吹嘘自己去过西域和吐蕃,还去过大理和金国,西夏和辽国。就是高丽国,也去过。但一听黄香这番话,就闭口不言,又使个眼色给余下和武连,示意他二人也不许提及那些事。

余下想在黄香跟前吹牛,就一本正经道:“什么叫做吹嘘,我们可是大英雄,行走江湖,讲的就是一个争强好胜,顶天立地,过去是除暴安良,眼下是保家卫国。东京城,我们冲锋陷阵;燕山府幽州城我们迎风雪,战严寒;黄天荡我们长风破浪;关中潼关,我们智勇双全;终南山下,我们傲视群雄。你说说看,我们怕什么,我们可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敢说每战必胜,天下无敌,也可以说是无愧于心,顶天立地了。”

子午盯着余下,生怕他说漏嘴,冒出个高丽国。

普安听了这话,也感觉所言极是,就微微一笑,叹道:“不错,所言极是,黄香姑娘,你以为如何?”

黄香冷笑一声,垂眉道:“我以为如何,我以为不如何,我以为不过如此,我以为如此不过。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可歌可泣的,你们这又算得了什么。比起人家岳飞将军,你们就差远了。就是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刘锜,个个都比你们强,个个都比你们厉害。我还听说皇上当年也是年轻气盛,智勇双全。你们敢和他们比么?真是大言不惭,不知天高地厚。你们记住了,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你们感觉自己为国为民,行侠仗义,保家卫国,做了不少。可心明眼亮者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们有靠着自己的本事,做出了顶天立地的大事么?我可听说,你们靠着太上皇、钦宗、皇上,才行走江湖,游刃有余。你们有什么本事敢说自己了不起,你们说?”随即双手叉腰,一本正经,教训的口吻,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席话,让四人灰头土脸,不敢嘻嘻哈哈,对眼前这黄香顿时肃然起敬,虽说不服气,可她说的皆是大实话,让人找不出半点破绽,四人互相面面相觑,不知所云,羞愧难耐,心烦意乱。可又不能发作,想避开也感觉不妥。如此认输,实在不是他们的个性,顿时哈哈大笑,笑出声来。这倒让黄香不知所措了。

子午道:“你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不错,我们是靠着太上皇他们父子三人行走江湖许多年。我们当年之所以上终南山,也因为听说师父们与皇上有瓜葛。这可是实话实说。可后来我们发觉,我家师父们,他们不一般。他们绝不是贪生怕死,取富贵之人。他们也没一官半职,更没妖言惑众。一心一意就是想匡扶正义,为国为民做些什么,仅此而已。绝不是江湖传言,他们把持朝政,干涉朝政。有人见我们得宠,就羡慕嫉妒恨。这风言风语,我们听得多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死猪不怕开水烫。让他们说好了。当他们假话连篇,我们就实话实说。这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余下笑道:“黄香,你可知,我们每次下山,可都是大宋紧要关头。有为过我们自己么?当然,有。既为自己,也为别人。功成名就,必得有大显身手之处。就好比赵飞燕跳舞,公孙大娘舞剑,不在长安可不行。”

普安道:“有人举荐可不是我们独有,有人提携也非我们开创。岂不闻,高俅发迹于蹴鞠的故事。就是白乐天、苏东坡,哪个不是需要别人提携赏识。你以为顾况和欧阳修都吃饱了撑的么?”

黄香笑道:“可你们不一样,你们却与天子为伍,这可了不得了。”

子午不以为然:“天子也是人!”

余下忍不住又想表现一番:“是人就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伤心难过就哭,开心快乐就笑。莫非天子是神仙。我也没见过神仙,不知神仙要不要吃饭、睡觉、打呼噜,你若知道,别小气鬼,告诉我,也无妨,你看意下如何?”

普安笑道:“与天子为伍,又不是什么奇耻大辱。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并非人人可有。既然有了,何不大显身手一番。我们就惊心动魄也不敢说多如牛毛,至少也是寻常子弟,可望而不可及了。”

武连介绍道:“你可知,当年蔡京、童贯之流如何灰飞烟灭么?”

黄香微微一笑,饶有兴趣的追问道:“听说钦宗赐死的,就在靖康耻之前。别告诉我们,是你们杀的。”

子午点头道:“不错,就是我们。”余下若有其实道:“很过瘾,很痛快。”

普安叹息道:“回想他们的一生,也算够本了。”

武连见黄香不解,就叹道:“荣华富贵,不过转眼之间。百年之后,不知可以留下什么,恐怕只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黄香似懂非懂,挠了挠后脑勺,笑道:“你们说蔡京、童贯、高俅,他们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说说看?”

子午道:“蔡京留下了骂名,是六贼之首,带走了许多靖康耻的疑问,失去了说真话的机会,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华富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