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两宋历史 > 第80章 兴庆风范(第4页)

第80章 兴庆风范(第4页)

乾顺看向张叔夜,笑道:“张使节,尔等远道而来,不知我西夏歌舞可曾赏过?”张叔夜应声道:“夏王有所不知,我中原有:赏大宋优雅歌舞,品中原文化之说。不过,西域歌舞的确未曾赏过,尤其西夏歌舞。我想,今日应该是有此眼福了,夏王今日之请,不会不满足我等的愿望吧。”

“张大人,我目下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诸位到此,寡人当尽地主之宜,自然不会让你们失望了,好!下面就上西夏宫廷歌舞,让诸位贵宾大饱眼福。快快上歌舞!”乾顺一语落地,西夏礼官焦彦坚拍了拍手掌,宫女便下去了。

费无极对张明远耳语道:“素闻西夏党项人袒胸露乳还手舞足蹈,这舞蹈多巫师巫婆之舞,想必也是蛮有趣味。”张明远对费无极低声细语道:“且看看再下结论,未为不可。如若不是,岂不可笑?”种浩对种溪耳语之际,笑道:“弟弟可把西夏歌舞入画,自然名扬天下。”

种溪点了点头,耳语之际,笑道:“那是自然,此番西夏之行,该入画的都要入画,今晚就构思一番。”那嵬名安惠身旁的西夏姑娘时不时看一眼种溪,种溪没发觉,费无极却看到了,便使个眼色给种溪,种溪转过脸,果然见那嵬名安惠身旁的西夏姑娘在看自己。种溪对她点点头笑一笑,那西夏姑娘也瞪了一眼种溪。嵬名安惠看到后,对那姑娘耳语几句,那西夏姑娘害羞之际,低下头,便不说话了。

顷刻,西夏歌舞随乐声已舞动了起来。歌舞升平,乐声回荡,一派喜乐与祥和之气。只见,西夏宫女与西夏武士尽皆舞蹈,宫女身着白色衣衫翩翩起舞,武士穿着黑色衣衫和而动之,柔美与刚力并驾齐驱,秀丽与端庄相辅相成,好不欢畅。乾顺与张叔夜、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以及西夏群臣和宋使见状,喜笑颜开,举杯畅饮,热闹非凡。

舞罢,张叔夜情不自禁道:“真乃世所罕见,大开眼界了。”张明远道:“果然与众不同。”费无极道:“实在叹为观止。”种浩道:“没曾料想,西夏男子也会歌舞。”种溪道:“男女共舞,比我大宋更胜一筹。”乾顺笑道:“你们过奖了。寡人听说宋朝东京歌舞乃是天下佳丽之舞,我边陲小国哪里可以比得上。”

“夏王过谦了不是,你这西夏之舞足显塞上风情,令我等大饱眼福,不胜荣幸,不胜感激!”张叔夜笑道。乾顺一杯酒下了肚后,又问道:“张使节,听说,你在宋朝为礼部侍郎,自然对中原文化是知之甚多。寡人想请教的是,大人对乐律有何高见?”

张叔夜顿了顿说道:“略知一二,浅薄的很。”乾顺兴奋道:“愿闻其详,休得过谦。”张叔夜道:“不知这汉朝的《史记》,夏王可曾读过?”乾顺应声说道:“只是听过,未曾读过。”

张叔夜道:“我等皆是读《史记》学乐律,太史公司马迁曾云:‘乐律从人心而出,人心受外物刺激就产生了情感,从喉头出来因而形成声音,声音相互应和,因而产生变化,各种变化加以组合,便会形成悦耳的声音,将不同的乐音进行排比编号,便成曲调,再加上各种乐器的相伴,便成了乐律。’”乾顺与西夏王公大臣听罢都拍手称好,宋使一个个也点点头。张明远也点点头,费无极深以为然。种浩佩服不已,种溪喜乐无比。

乾顺又问道:“如此说来,大人一定对乐律有所见解了。那依大人来看,乐声为何会有所不同?”焦彦坚道:“想必张侍郎定有一番高论,还望赐教。”拱手一笑,西夏群臣皆随声附和,看向张叔夜。张明远等人也是如此。

张叔夜道:“乐律是由乐音拼凑组合而成,它源于人心受到外物而感发。人心感到悲哀沮丧时,声音便是急速而短促;人心感到快乐时,声音便是悠扬而缓慢;人心感到欢悦时,声音便是轻盈而流畅;人心感到愤怒时,声音便是粗狂而暴厉;人心感到恭敬时,声音便是率直而端庄;人心感到爱慕时,声音便是温婉而柔顺。此非人之本性,而是人心受外物刺激后萌生演绎。”此言一出,西夏群臣震动,宋使也佩服有佳。张明远、费无极更是拜服开来,种浩、种溪愈加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曾料想,张叔夜如此博闻强识,学富五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乾顺笑道:“果然高见,我等佩服,那依您来看,如何看待乐律呢?”张叔夜道:“乐律可用来调和人的声音,乐律大凡由人心所生,感情萌发于心,因而表现出声形,声音和谐组合成好的旋律就称之为乐律。大体说来,音由人心萌生,乐与伦理相通。审察发声可知音调,审察音调可知乐律。再者,不明晓发声的人就不要与他谈音调,不知晓音调的人就不要与他谈乐律,而懂得了乐律就接近于明礼了。乐律的功效之大,自然不在话下。”张明远、费无极感慨万千,乾顺若有所思,西夏群臣喜笑颜开,宋使也是赞叹不已。种浩暗记在心,种溪还在想着方才西夏男女共舞之事,构思于脑海之中。

乾顺又问道:“还请张侍郎,说说这乐律的功效如何?”张叔夜道:“乐律者,所以调和人心喜怒哀乐也。它的功效一旦发挥出来可以使人无怨无悔。乐律的盛大可与天地万物相和,可与国家安定相协和。这便是美德的彰显,德性的光华了。乐律还是激荡血脉、畅通精神以及调和并且端正人心志趣的艺术。”

此语一出,众皆惊叹不已,张明远、费无极暗自喜乐,种浩、种溪瞠目结舌。乾顺一时语塞,对张叔夜毕恭毕敬,完全被张叔夜的头头是道,才华横溢给征服了。乾顺又叫侍女上酒。乾顺一看颇为不悦:“不行,不行。快快换好酒,把我大夏国贡酒速速上来。张使节乃是我大夏贵客,要好生看待。”乾顺言毕,侍女便又离去。费无极看时,连这宫女都非常漂亮,不由心生爱慕,无以言表。

张叔夜笑道:“夏王不必如此,我等可是不胜酒力。”乾顺也笑道:“张使节,不必客气,今日听君一席话真是令寡人大开眼界,也大长见识了。我等佩服,佩服不已!”大夏贡酒一上来,其香其醇令人赞不绝口,酒香四溢不在话下。费无极尝了一口,对张明远笑道:“果然味道好极。”

张明远道:“那就多喝几杯,不过可不要贪杯,醉了别说胡话,以免让人笑话。”费无极道:“你才醉后说胡话。”种浩道:“没事,我捂住你的嘴,就好了。”种溪道:“捂住不行,还是用帕子堵住。”众人忍俊不禁。那西夏姑娘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如若不是挽着嵬名安惠的胳膊,便要躺倒于地了。种溪见状也乐个不住,不觉对那西夏姑娘顿生好感。那西夏姑娘更是心花怒发,对种溪甚为关注,眼里看不到别人了。

张叔夜喝酒时看着器皿发起呆来。乾顺笑道:“不瞒张使节,此些物品皆是寡人命人专门从东京买来的,还可以吧?”拿起绿色陶瓷酒器,细细端详又笑了笑。“嗯,这是南方烧制的上好瓷器。”张叔夜应声道。乾顺言道:“果然慧眼识珠,厉害,厉害。叫做景德镇,据说天下第一。”说着又指着面前的西夏美味赞不绝口的忙道:“你看,手抓羊肉、烤全羊,请慢用,还有奶茶请多喝几杯。”

张明远笑道:“夏王如此盛情,我等感激不尽,不必如此客气。”“夏王如此款待,在下感激不尽。”费无极叹道。种浩道:“恭敬不如从命。”种溪道:“素闻西夏热情好客,此番前来,名不虚传。”

张叔夜道:“中原自古热情好客,孔夫子所言极是。”“寡人心知肚明,这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尔等自便。我大夏今日便热情好客,为尔等接风洗尘。”乾顺又笑道。

实话说来,张叔夜、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对这些物品肯定是不太习惯。但西夏贡枣、黄河鲤鱼等一上来后,宋使便赞道:“此乃塞上佳品,就不客气了。来,来。快快品尝一番,便是不虚此行了。”张叔夜等人便享用开来。

乾顺随手拿起一颗大枣,放在嘴里嚼了嚼,甘甜不已,忙道:“不必客气,枣子虽是去年的干货,不过酥软香甜可口,敬请享用。”礼让再三,宋使拿起放在嘴里,的确如乾顺所言。“黄河鲤鱼,汤味鲜美。敬请品尝,自然念念不忘。”乾顺笑道,自己也端起那碗侍女早已盛好的鱼肉,吃了起来,又喝上一小勺鱼汤,舌尖鲜美,顿觉妙不可言。

“如此美味,味道自然不可多得,快快品尝。”张叔夜一语落地,宋使一个个拿起汤勺喝着鱼汤,嘴里道着“鲜美”二字,喜悦之色油然而生。张明远四人哪里顾得上说话,尽皆大口吃肉,喜笑颜开。费无极和种溪最喜欢吃鱼,便不住的往嘴里送,吃得畅快,笑得孩子气。他们并非不懂得礼仪,也并非不知道谦让,只是西夏人饮食之时,要主随客便,不作假乾顺才觉得很好。

张叔夜在离开东京时候,朝廷司仪官员多有教诲,张叔夜离开时候朝廷也多有叮嘱,让他们悉听尊便,不必拘礼。如若拘礼反而是有些做作,西夏人就觉得瞧不起他们了,难免多有疑虑。张叔夜早在京兆府便对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和宋使叮嘱再三,故而他们了然于胸。张叔夜见张明远、费无极不再拘谨,便笑而不语。

张明远对费无极耳语道:“无极,虽说乾顺要我等不必拘礼,朝廷在我等来之前,要悉听尊便,但我等也要知道分寸,不可被人笑话。”费无极听了这话,二话不说,掰下一块鸡腿,大口去吃,种溪也如此。惹得张明远和种浩,对视一笑,摇摇头皆目瞪口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