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两宋穿越排行 > 第87章 王者气度(第2页)

第87章 王者气度(第2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定眼一看,众人瞠目结舌,果然有一副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悬挂墙上,张明远和费无极回想起来,面面相觑,笑而不语。还记得二人在长安,和种溪的作画师父交谈之际,那老伯曾提及此事,便说过李乾顺对唐太宗尊崇有佳,还悬挂画像,以表缅怀,眼下看到,才确信无疑。

乾顺看着张叔夜等人问道:“李太白与苏东坡,二人谁更厉害?”张叔夜笑道:“在我看来,他们各有千秋。”张明远道:“李太白,乃大唐诗魂,大唐诗仙。”费无极道:“苏东坡,乃我大宋词仙。”种浩道:“李太白可是做了许多诗,既多产又多上乘佳作,名垂青史。听说李太白的剑术也是名扬天下,他也是嗜酒如命。正所谓‘斗酒诗百篇。’”

种溪把长盒子放在桌子上,叹道:“苏东坡也不容小觑,可谓全才。又会作诗,又会作词,又会做菜,又会耕地,又会书法,又会绘画。”伸手比划,神采飞扬。

“你说了六个‘又’字,真好笑。苏东坡我也听说过,是个大才子,可命运多舛,没做过什么大官。被宋朝皇帝老儿一贬再贬,都到儋州那海岛上去了,可惜啊,最终死在路上,未曾落叶归根,实乃一大憾事。”嵬名白云掰着手指头,瞅了瞅长盒子,歪着脑袋看向种溪。二人又是相互做鬼脸,逗闹片刻。西夏礼官焦彦坚盯着种溪和那长盒子,时不时瞄上一眼,就怕其中有何不测。

张叔夜摇摇头,笑了笑:“李太白的诗,苏东坡的词,都要流芳百世。不论他们文武全才也罢,天下奇才也好。让后人记住的,便是唐诗与宋词。而李太白是唐诗,苏东坡是宋词,他们皆当之无愧,无出其右。”

乾顺听后,神情肃穆之际,言道:“所言极是,中原可谓人才济济。读李太白诗,如同在天上人间。读苏东坡词,彷如立于山巅。我党项人要想雄霸天下,也要海纳百川才是。”张叔夜应声道:“想不到西夏国主能有如此见解,令我等佩服不已!”

西夏礼官焦彦坚使个眼色,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也随声附和道:“佩服,佩服!”看着书架上的《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史记》、《唐史》、《唐诗选集》和《宋词集选》,张叔夜等人不禁陷入了一阵沉思,皆露出诧异之色。

乾顺看着张叔夜一怔,不紧不慢之际笑道:“张侍郎,在想什么?”张叔夜环顾四周,缓过神来,淡淡的一笑,忙道:“没想什么,夏王见笑了。看来夏王乃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了。”乾顺摇摇头,笑道:“略知一二,皮毛而已。我党项人立国本不容易,如今三足鼎立,夹缝中求生存。如若不居安思危,卧薪尝胆,枕戈待旦,如何安身立命。”此言一出,众人点了点头,佩服不已。

张叔夜心知肚明,不觉心想,我大宋对辽国、西夏,严防死守,不外乎三样,史书,地图,地方志,岂能让你们得到,岂不泄露我大宋机密了。顷刻笑道:“这史书都不大靠谱,我大宋都弃之不用,故而没人去看。常年累月,自然也找不到什么前朝史书了。当朝史书也没完善,只有后人才可看到。当朝人是不能看的。”

乾顺心里笑了笑,如此言语,不过忽悠于我。据可靠消息,宋朝自平夏城之战后,对我大夏就严防死守。什么史书,兵书,地图,地方志。随即叹道:“唉,原来如此。”

嵬名白云道:“我可知道司马迁有一部《史记》,司马光有一部《资治通鉴》。两个司马,写了两部史书,真有趣。不过司马迁是私人修史,司马光可是官府撑腰。中原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个司马懿,我想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皆是司马家的好儿郎。”众人捧腹大笑。

“其实史书没什么好看的,许多唐诗和文章倒是颇为精彩绝伦,值得拜读。”张叔夜便道:“范仲淹的文章就不错,那名扬天下的《岳阳楼记》,恐怕天下人间,无出其右。”

听罢,乾顺寻思:“这范仲淹,寡人岂能不知,这老头镇守延州之时好生了得,不过人已离去,就不必再计较了。”随即道:“如若诸位方便,能否吟诵出来,让寡人听一听也好。”种溪忙道:“好,既然夏王有此雅兴,我就献丑了。”只听的他吟诵道: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言毕,乾顺、西夏礼官焦彦坚抚掌称好,连连赞叹不已。嵬名白云也喜笑颜开,佩服不已,没想到种溪如此博闻强识。乾顺忙道:“寡人愿闻大宋其它文章,请教诲。”

张明远道:“曾巩曾巩有篇《墨池记》,苏洵有篇《六国论》。”种浩道:“范仲淹有篇《严先生祠堂记》也是妙不可言。”种溪道:“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很不错。”张叔夜道:“司马光有篇文章叫做《孙权劝学》很适合小孩子去读。”

费无极忙道:“还有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也是妙笔生花。”张明远道:“其中有一句话,很有趣,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与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苏东坡,皆是我大宋响当当的名臣,也是名扬天下的大文豪。”种浩道。

乾顺本知道欧阳修,却故意追问,马上蹙眉,叹道:“欧阳修,何许人也?”张叔夜笑道:“欧阳修是宰相,是大宋文豪,文坛领袖人物。”乾顺笑道,“原来如此,果然才高八斗,妙笔生花。”

说着一行人又随着乾顺来到西夏王宫的御花园。张明远、费无极看时,只见,这御花园果然非同一般,御亭仿宋,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自有一番雅致。几棵青松,矗立眼前,垂杨柳也婀娜多姿,在池水边飘洒开来。

“我大夏御花园如何?可比你宋朝东京金明池么?听说宋朝金明池蔚为壮观,常有宋朝翰林国画院的画师前去作画。寡人也听说中原有许多名画,比如《韩熙载夜宴图》和《步辇图》,还有叫做王希孟的青春俊杰画得《千里江山图》,皆是名扬天下,无出其右。寡人最爱《步辇图》,时常令我大夏画师临摹效仿而作。”乾顺环顾四周,引众离开御花园,又走进御花园后的厅堂,随即笑道。

“本官也素知《步辇图》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人的画作。可见夏王对唐太宗很是尊崇,本官也知道夏王有一个年号,便叫贞观。”张叔夜道。乾顺点了点头,喜道:“张大人果然聪明过人,寡人的确尊崇唐太宗。寡人听说我景宗皇帝(李元昊)当年想夺取长安,进军中原。便去翻阅了周秦汉唐有关长安的史书,周文王在岐山下功成名就,秦始皇在咸阳统一六国,汉武帝和唐太宗皆在长安施展雄才大略。可见长安实乃帝王之都。寡人以为秦始皇太残暴,汉武帝太猖狂,唯有唐太宗雄才大略,令人佩服。”

“本官不敢苟同。”西夏礼官焦彦坚忍不住插嘴道:“唐太宗算什么,哪里比得上我王陛下。唐太宗不值一提。”乾顺斥责道:“休得放肆,还不退下。唐太宗如此千古一帝,可谓十全十美,岂可亵渎?”西夏礼官焦彦坚赶忙低下头,默然不语,又立马抬起头看向种溪和那长盒子。嵬名白云见焦彦坚被乾顺斥责,乐个不住,但并不喜形于色。原来素日焦彦坚谁也不放在眼里,唯独在乾顺跟前才规规矩矩,唯唯诺诺。

张明远道:“可是世人皆知,玄武门之变一事,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之污点。”费无极道:“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强求。”种浩道:“我看武则天也不错。”种溪道:“我如今才明白,为何北魏有冯太后,辽国有萧太后。”

嵬名白云道:“你且说说看,为何如此?”乾顺笑道:“如何不说齐全了,寡人给你再加两个,你宋朝有高太后,我大夏有梁太后。”种浩问道:“夏王也知道我大宋高太后?”乾顺笑道:“号称‘女中尧舜’,寡人如何不知,岂不孤陋寡闻了?”张叔夜道:“高太后与英宗皇帝可是恩爱有佳,郎才女貌,堪称龙飞凤舞。”张明远叹道:“他们厮守终身,也算无出其右。”

费无极道:“的确世所罕见,难能可贵。一个皇帝本可三宫六院,但英宗皇帝却独爱高太后一人。”乾顺神情肃穆,叹道:“寡人也想如此,独爱耶律南仙,但身不由己。我大夏列祖列宗皆有传统,后宫必得三人:其一,党项人部落豪酋的女儿。其二,归降我大夏的吐蕃或宋朝将军的女儿。其三,辽国契丹公主。”

嵬名白云寻思道:“夏王所言不虚,可见帝王将相也身不由己。男人都是见一个爱一个,难有独爱。”种溪见乾顺闷闷不乐,便靠近桌子,慢慢打开带来的长盒子。西夏礼官焦彦坚神色紧张之际,赶忙站到乾顺身前,咳嗽一声,只见一队质子军,有十人冲了进来。个个抽出夏国剑,面露凶色,看向张叔夜等人。

嵬名白云见状大惊失色,乾顺瞠目结舌,大手一挥,气急败坏道:“尔等竟敢擅闯寡人会客厅堂,胆大包天,何人指使?莫非不想要脑袋了。”质子军皆看向西夏礼官焦彦坚。焦彦坚脸色煞白,顿时跪拜于地,吓得魂不附体,瑟瑟发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