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连担忧道:“前山古迹众多,建福宫、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皆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香火旺盛之所。如若住人,就怕不清净。”
明红若有所思道:“我看夏日到后山比较合适,眼下秋去冬来,我们还是与大家住的近一些比较好。”
月儿却犯难道:“在终南山上,我们与大家住的近,总觉别别扭扭如今到青城山也要如此么?”
明浩摆摆手:“没事,我不在乎,怡乐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怡乐道:“大哥哥眼下不与明浩住了,他们二人好似也不喜欢怡乐了。”
明浩也笑道:“可不是,他们也不与我睡觉,上次在终南山,我跑到子午哥哥的被窝,他居然害羞了,打我屁股。让我出去,原来他光着身子睡觉,还害羞了。”
怡乐乐道:“洗澡这事,哥哥们都不与怡乐在一起,怕也害羞。”
明浩点头道:“如今好了,我们两个是好哥们,在一起就不害羞了。”
怡乐笑道:“这个嘛,我看也说不好。你看咱们也不小了。”
费无极对众人叮嘱道:“你们一路辛苦,到青城山不必拘束,不过青城山人多眼杂,尤其香客颇多,不可乱走。你们可记下了?”
阿长吩咐道:“青城山与终南山有所不同,终南山多隐士,青城山多神仙。”
费无极笑道:“这神仙说的是长寿之人,好养生之术者。”
阿长介绍道:“眼下我青城山与武当山、齐云山、龙虎山,号称四大道家仙山。”
子午不解道:“为何我终南山不能位列其中?还望师叔教诲。”
费无极叹道:“这还要拜女真人所赐,女真人眼下占据京兆府,终南山遭遇战乱,自然就大不如前了。”
阿长继续介绍道:“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予以纪念。这丈人山可谓我青城山本名。”
费无极道:“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此后青城山就名噪一时了。”
阿长毕也恭毕敬,马上解释开来:“东汉顺帝初年,张道陵入鹤鸣山修道,创立五斗米道.亦即天师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费无极娓娓道来:“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原本土宗教,称之为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原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阿长回忆往事道:“据说,当年隋唐朝廷对道教的扶持很是卖力,使当时的青城山成为‘神仙都会之府’。”
明红也早有耳闻,笑道:“天宝之乱后,中原不宁,唐玄宗、唐僖宗先后入蜀避难。唐末五代,道门的一些着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如彭晓、陈抟等曾游青城山,杜光庭、谭峭等皆终老于青城山。”
费无极回忆往事,叹道:“不错,明红所言极是。唐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的‘太清境’更高。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来此朝拜,在常道观再兴天师道脉。张继先,何许人也?想必你们早有耳闻,也是为师的师叔了,可惜,他于靖康耻之前早已羽化登仙。”
月儿听了这样多,自然明白了许多,马上笑道:“此番前来青城山,居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