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表情放松的信号!
弘书感觉吊着他心的那根细线也柔软了些。
胤禛没有说话,他捻着手上的数珠,同样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儿子的表情姿态。
——儿子是真心实意的。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捻动数珠的速度快了些。
儿子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他的想法有必要吗?有必要。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出去看一看真实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但……他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
数珠在手中转动了不知道多少圈,弘书心中本来变柔软了的细线不知何时又紧绷起来,弘书意识到,他没必要在这里和阿玛比谁更能沉得住气:“阿玛……”
话语却被胤禛竖起的手掌打断。
他的情绪早已平复:“朕知道了,你先回去。”
弘书顿了顿,最终没有选择再说些什么,站起身行礼:“儿臣告退。”
胤禛又独坐良久,招来苏培盛:“传怡亲王。”
允祥来的很快:“臣参见皇上。”
“十三,来,坐。”
胤禛招呼他。
允祥看看位于他四哥面前的小墩子,怎么办,有种儿子坐在老子面前受训的既视感。
好在苏培盛十分有眼色,立刻给他搬来一个高些的圆凳,并将小墩子撤走。
“皇上唤臣来可是有事吩咐?”
胤禛顿了顿,问道:“钦差大臣你思量的如何了?”
允祥了然,立刻汇报自己拟定的几个人选:“兵部尚书三泰…銮仪卫銮仪使路振扬…步军统领…振武将军…”
胤禛垂眸‘嗯’了一声,然后话音一转,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十三,你还记得,有一回,你同朕一起,去河南验收淮河堤坝,突发奇想,隐瞒身份过去时一路看到的景象吗?”
允祥脑中电光火石地闪过一连串画面:“当然记得!”
那次,他和四哥见识到了什么叫民不聊生,所以如今,他四哥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