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落款处一看,惊呼出声,“什么?”
胤禛翘起嘴角。
十三看向皇上:“皇上,您不是再跟臣开玩笑吧?”
胤禛好整以暇地道:“你何时见过朕开玩笑?”
十三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臣知道弘书侄儿十分聪慧,但、但……”他抖了抖手中的折子,“能写出这种治国之策的,无一不是青史留名的能臣啊。”
胤禛这时候反倒矜持起来,摇头道:“这算什么治国之策,不过是将盐铁官营那一套改进些许罢了,顶多算是革新了一些弊病,如果这也算能臣,那能臣未免也太不值钱了些。”
十三差点想要翻白眼,他幽幽地道:“皇上您这么说,叫臣如何自处?反正,臣自问,是做不到对盐铁官营的弊病从制度上进行革新的。”
“呃。”
胤禛像是凡尔赛翻了车,尴尬道,“十三你也太自谦了,朕相信你,你肯定做的比弘书好得多。他就是个孩子,能懂什么,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十三在人察觉不到的地方撇了撇嘴,这段时间他算是了解这位好四哥的脾性了,真真是拿人当驴用,这句话一出来,他往后是别想清闲了。
胤禛安抚了一下亲亲十三弟后,紧急转移话题:“你觉得折上所书可有可行性?”
说起正事,十三瞬间正式起来,沉吟片刻道:“臣目前看不出什么漏洞,但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政策,只有在施行中,问题才会慢慢暴露出来。”
“你说的对。”
胤禛沉吟,“那就先在直隶试点,煤矿收归国有这事急不得,还得户部牵头,你多操操心,内务府为辅。”
十三答应:“是。”
君臣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十三便要告退。
人都走到门口了,胤禛忽然叫道:“等等。”
十三茫然回头。
“把折子留下。”
胤禛道,“回头朕让人给你誊抄一份,对了,先别说这事是弘书提的。”
十三走了。
胤禛将折子又翻看了一遍,不由笑骂道:“这个臭小子,他一张嘴,朕就得让人跑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