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港城真正成为海上军事城的关键是在八年前,在连港城彻底被海水淹没之后。
它的沦陷既是危难,也是促进连港城从地面城市转为海上城镇的机遇。
一座座海岸城市成为海底城市,中州真正意识到冰山不断消融,海平面不断上升带来海洋的问题代表着什么。
他们无法再置身事外,海洋会是中州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从那时起,连港城在暗中逐步发展海上军事与防御,各路科研人员暗中前往这座不存在的城市,开始进行研究并加快改造。
实施从地面城市到海上船港城市的转变,再到后来海上军事防御工程以及海上堡垒基地的改造。
从最初的海上军事防御建设概念出现,直到如今的海上堡垒,期间跨度了二十多年。
计划无数次修修改改,甚至一度可能因为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停滞。
后来真正进行研究和改造,又因为在海上恶劣环境以及末世环境阻挠,导致事倍功半,困难重重。
直到今日,这种城市原本预想的雏形才算是真正出现。
可以说,连港城能有如今的变化,其中耗费了不知多少科研人员的心力。
这么费劲为什么还要干呢?
林佳绪没问出来,但眼底明晃晃写着这个问题。
要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执着?
朱教授轻声叹气:“就当是我们这些老骨头的执念作祟吧。比起远离故土的方舟,我们更希望止洪排难,人民百姓依旧能扎根在这片土地生活,而不是逃离。”
这些年中州仍然源源不断出现各种灾难,甚至因为多年来的灾难,陆陆续续的在破坏着他们的生存土地。
可就算这样,陆地,海洋上的人民都仍在不断的努力拯救这个破破烂烂的环境。
中州一直在做准备,做着应对未来可能会面对更加严苛的生存环境的准备。
只为了一个理由。
这是他们的家。
陆地上的人们不愿意抛弃家乡,努力建设改变环境。
而这里的人民也不愿意背井离乡,也在努力让自己适应环境,改变生存环境,他们不希望在真正灾难来临时只能逃跑。
因为舍不得这片土地,舍不得这座城市,即使它已经沉睡在大海深处,可他们都记得,这里曾经有着他们无数的欢声笑语和百般愁绪。
他们放不下。
如果能留下谁会选择离开?
于是,大半的连港城人在得知中州有在海上建城的想法时,选择了留下。
即使往后他们的人生和这座城市一样,只能在海上飘摇不定,环境恶劣,他们也坚定的选择留下。
“连港城是他们的执念,息壤是我们的执念。”
朱教授如此说道。
连港城是这里的人民心中的念想,这个名字充满了他们怀念的旧时念想。
一方面,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而言,“息壤”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这片海上城市的期许,也是困境中希望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