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成达倒是为侄女奔走了许久,他这一趟没完成嘱咐,反倒损失了一个大房嫡女,怎么也交代不过去。
可剑南在上次的清剿下,已经没了能左右剑南时局的世家豪族,剑南是赵天赫的一言堂,而萧欻又是赵天赫钦定的继承人。
这般的情况下,益州的官员都是看萧欻脸色,他那边不松口,他如何疏通奔走都无用。
知道改变不了侄女流放的命运,虞成达听到城中关于宓瑶的非议,怕被宓瑶夫妻俩算账,哪怕手上的银子不够一路到达江南,他依然打算先走再说,等到其他州府再想办法弄路银。
“十七呢?”
上了船后见虞娴不在,虞成达眉头紧皱,虞家既然捧得出一个江南第一美人,自然能捧出第二个。
萧欻不收是他的损失,虞娴张开后未必比宓瑶差,再者虞娴的脾气比起宓瑶不知道要乖巧听话多少倍。
“不知。”
在益州待了两个月,虞倚晴与虞少庆都瘦了一大圈,除此之外面容憔悴,像是苍老了七八岁。
他们奄奄一息地坐在船上,看着渐远的码头,等到回到江南,连益州这个地名他们都不想再听到。
“要你们有何用!”
把船整个翻找了几遍,怎么都找不到虞娴后,虞成达瞪向儿女。
面对他的怒视,两人都没有理会他的意思,经过此行,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虞成达这个老子没有半点威慑力,他既然管不住宓瑶与虞少阳兄妹俩,又凭什么来管他们。
虞家人这一走,唯一觉得得意的就是他们至少给宓瑶制造了不少流言蜚语,坏了她的名声。
可惜是他们不知,因为季婉芸与互助会姐妹的帮忙,宓瑶的风评逆转的很快,大义灭亲四个字足以抬高她的道德水平。
至于那些男女关系,在时事动荡中也被放在了一边。
夏季南边水患,关中却是大旱。
大兴帝应当是起了打压赵天赫的心思,下令让关中灾荒的难民往剑南迁移入籍。
并且没有将这事提前告知赵天赫。
赵天赫收到消息时,灾民已经南迁。
南迁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大兴帝下令让关东到剑南这一路的郡县城门紧闭驱赶灾民,不给灾民生路,让各地平添了许多乱象。
而且这些乱象让已经要平静的荆州又乱了起来。
除了大量难民汇集,让城内不安的消息便是契丹攻打幽州,幽州高纪连连战败,失了营、平两州。
这世道要彻底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