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特猛地回头,目光如刀:“因为我受够了一个自以为是的迈克尔·乔丹!而斯科蒂·皮彭他妈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然后把该死的球传给空位的队友!现在,立刻,从我眼前消失!”
等奈特走远,大四内线达里尔·多拉才凑近低声说道:“菜鸟,有时候我真好奇你到底长了几个胆,居然敢那样跟教练说话?”
这一点始终让徐凌感到费解,为什么这些人在奈特面前都像见了猫的老鼠,连大气都不敢出?
有人说,勇敢往往源于无知。
前世的徐凌虽还未曾遭受社会的锤炼,却已是一个三观成熟、我来清晰的应届毕业生。他原本对自己的人生路径规划得明明白白——直到一场意外,将他抛进这条陌生的时间线。
如今他只剩下一个念头:既然命运赐予他这具天赋卓越的身体,若不闯出些名堂,简直对不起这场离奇的穿越。
至于鲍勃·奈特?抱歉,在徐凌的认知里,这位传奇教练大概就和《灌篮高手》里退休后跑去带县立高中篮球队的安西教练差不多——也许当年是叱咤风云的“白发鬼“,但现在?不过是个在二流学校打发时间的倔老头罢了。
徐凌只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在绝对占理的情况下,他自然会以平等的姿态站在奈特面前。
而这恰恰是奈特所不习惯的,也是其他队员震惊的根源。
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
徐凌看向多拉,语气平静却直指核心:“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不怕’,而在于,你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徐凌第一次打首发,第一次登上头条,第一次让所有队友都看见他在奈特的威慑下保持独立,这让他真正地赢得了地位。
即使是之前对他有诸多不满的大三后卫马丁·芝诺也在回到酒店后主动来他的房间里聊天。
此后的几场比赛,奈特对徐凌的使用完全不重样。
对小石城的首战是作为纯得分手去带领球队。
随后对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第二战,则是让徐凌成为一个专注于动态接球投篮的射手。
徐凌延续了第一场的手感,三分线外11投7中,进攻端几乎没往内线走一步。
只靠投篮,徐凌再次砍下30分。
当记者询问徐凌为何喜欢在标准三分线外一两米的位置出手时,徐凌答道:“这不是很明显吗?NCAA的三分线太短了。”
随后来到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加德纳大学,奈特让徐凌客串一号位组织进攻。
终于,徐凌不再松弛,也不再那么自如。
徐凌属于控运符合一号位要求,但本质上是个得分手。
他的组织源于个人进攻的辐射,如果要让他专职组织,他就有些不适应。
当晚,徐凌拿到18分7篮板6助攻,但同时还有4次失误。
“你知道吗?当初我建议我的某个朋友在选秀大会上选MJ,他却说他们需要中锋,你猜我怎么说?”
虽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只要对NBA的历史有一点了解的,这个问题就是送分题。
徐凌说:“你建议你的朋友让MJ打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