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街溜子的视频 > 第615章 夫妻闲话 太子的心思(第1页)

第615章 夫妻闲话 太子的心思(第1页)

赵祯端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太子与群臣的奏请。他心中自然明白,太子此举,无非是想借此机会弄些军功,以提升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和影响力。赵祯本想着在朝堂上征询一下金帅的意见,毕竟金帅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他的见解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但转念一想,金帅年后便要远征高丽,此时若让他参与此事,恐怕会分散其精力,影响到更为重要的高丽战事。赵祯思索片刻,心中权衡利弊,最终抱着历练太子的想法,决定答应太子的奏请。

只见赵祯微微颔首,目光和蔼地看着太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子,此次征讨吐蕃,关乎我大宋国运,责任重大。朕希望你能慎重行事,切不可轻敌冒进。顾将军英勇善战,朕相信他定能不辱使命。你也要从中好好历练,学习如何统筹全局,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经验。”说罢,赵祯又转头看向顾廷烨,勉励道:“顾卿,朕命你为主帅,领三万兵马,七日后出征吐蕃。你要牢记,此次出征,不仅是为了开疆拓土,更是为了我大宋百姓的安宁。朕期待你凯旋而归,为我大宋立下赫赫战功。”这道旨意,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在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波澜,也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早朝结束,群臣纷纷散去。太子赵宗实特意将顾廷烨留了下来,又仔仔细细地嘱咐了他几句,诸如行军打仗需谨慎行事、切不可大意轻敌之类的话语,反复叮嘱,足见其对此次征讨吐蕃一事的重视。交代完毕后,太子这才让顾廷烨回去,抓紧时间准备出征事宜。

中午时分,顾廷烨满心欢喜地回到顾府。一进家门,他便迫不及待地寻到正在内堂的明兰,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的神情,兴致勃勃地说道:“娘子,你可知道,7日后,太子殿下亲自任命我为主帅,命我率3万兵马出征吐蕃!此乃难得的建功立业之机,往后,我顾廷烨在朝堂上,也能凭借这战功,站稳脚跟了!”顾廷烨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那兴奋的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凯旋而归,荣耀加身的场景。

明兰听闻此言,心中不禁猛地一紧,担忧之色瞬间爬上脸庞。她深知战争的残酷与凶险,每一次出征,都意味着生死未卜。稍作思索后,明兰轻声劝道:“官人,姐夫金帅向来善战,且在军事上颇有谋略。这征战之事,非同小可,一个决策失误,便可能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要不咱们还是去征询一下姐夫的建议吧,多听听他的看法,或许能让你在战场上多几分胜算。”明兰的语气中满是关切与忧虑,她一心只为顾廷烨的安危着想。

然而,顾廷烨的笑脸却瞬间冷了下来,原本兴奋的神情荡然无存。他心中一股无名之火涌起,觉得明兰此举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只见他猛地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啪”的一声脆响,在安静的室内显得格外突兀。顾廷烨怒声道:“我顾廷烨行走江湖、闯荡四方的时候,他智勇爵不过还是个扎着总角的孩童罢了!我纵横沙场多年,难道连这点征战的本事都没有?还需要去征询他的意见?哼!”说罢,他气呼呼地起身,甩了甩衣袖,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明兰望着顾廷烨渐行渐远的背影,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她心里清楚,自己刚才的话确实有些刺激到了顾廷烨。顾廷烨向来心高气傲,在他心中,并不真心服气金帅这个大姐夫,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并不在金帅之下。可明兰只是担忧战场的凶险,那是关乎自己官人身家性命的大事啊,在她看来,低头向金帅请教一下意见,又算得了什么呢?但顾廷烨此刻正在气头上,她也只能暗自叹息,希望顾廷烨能冷静下来,重新考虑此事。

在金府那温馨而宽敞的庭院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金黄。金帅正与华兰、谢天香一同逗弄着孩子。小家伙天真无邪的笑声在庭院中回荡,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氛围。

就在这时,小厮匆匆跑来,单膝跪地,恭敬地禀报道:“爵爷,府外传来消息,太子奏请让顾廷烨领兵征讨吐蕃,官家已然应允。”

华兰听闻,微微蹙起秀眉,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轻声问道:“官人,太子这是想让顾廷烨为他在军中建立威望么?”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试图探寻太子此举背后的深意。

“嗯,这是其一。”金帅微笑着回应,目光中带着几分洞悉世事的睿智。说完,他缓缓将目光转向谢天香,似乎在等待着她的见解。

谢天香心领神会,美目流转,略作思考后说道:“其二,是不是想待顾廷烨得胜回朝后,以此笼络更多的武将为他效力?毕竟一场胜仗,能彰显顾廷烨的能力,也能让太子在武将群体中树立起更高的威望。”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分析得头头是道。

金帅听后,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点头说道:“和你们分析的差不多吧。不过,你们忽略了一些关键之处。如今太子在朝堂之上,虽然暂时有不少文臣支持他,但在武将方面,真正能依靠的,也就他儿子和顾廷烨了,如此看来,他的势力还是有些单薄。他若想进一步笼络武将,就必须得有个拿得出手的功绩。大宋周边,辽国与高丽的战事,如今都掌控在我手中,他不可能从我这儿把这些机会要过去。若是明目张胆地摘桃子,往后谁还敢在他手下做事呢?而以他目前所掌握的兵马数量和实际情况,权衡之下,也就只能选择吐蕃了。吐蕃相对而言,实力稍弱,且征讨吐蕃若能成功,对他在军中树立威望、扩充势力,无疑是个不错的契机。”金帅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晃动着手中逗孩子的拨浪鼓,神情悠然,仿佛对朝堂局势早已洞若观火。

华兰歪着头,眼中满是疑惑,继续追问道:“官人,太子日后顺理成章地等着继承大统便是,为何还要这般冒险去谋取军功呢?这军功对他而言,真有那么重要吗?”她实在难以理解太子的这一行为,在她看来,太子似乎只需按部就班,等待登基即可。

金帅轻轻握住华兰的手,笑着解释道:“华儿,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虽说文臣相对好笼络一些,可如今我朝疆域不断拓展,边关的镇守至关重要,这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安定。太子若想稳稳当当地坐上皇位,就必须在登基之前,培养一批忠心耿耿的心腹爱将。这些将领不仅要能维持边关的稳定,抵御外敌入侵,还要能在内部出现不安定因素时,迅速平定局势,确保他的帝位万无一失。所以,谋取军功,便是他培养心腹、树立威望的重要途径。”金帅的话语条理清晰,将太子的心思剖析得明明白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