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里陪着贾蓉哭,却不知道,贾蓉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
十一月二十七日,天明,吉时已到,一般六十四名青衣请灵,前面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一等宁国公冢世袭三等威烈将军贾珍之灵枢。
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
首排第一的是东平王府祭棚,然后依次是南安、西宁、北静四王府,然后又是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等各公、侯上府的祭棚。
同是开国功臣之后,宁国府凋零的实在让人唏嘘。
因此各家主持路祭的犹为隆重。
贾蓉一家一家的磕头还礼。
少年特别实诚,‘咚咚咚’的,没一会额头上就红肿起来。
搞的陪同还礼的贾赦、贾政几个都难过起来。
贾代善去世时,他们早已娶妻生子,可是哪怕如此,也感觉天塌了。
蓉哥儿小小年纪……
众人忙劝他轻点,可少年红着眼睛,让人劝不下去。
不远处,看到宁国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过来,想要弹劾一把的御史,瞅贾蓉的样子,都默默收了心思,退远些,各找店家帮忙摆了个香案以作送行。
“大奶奶,是张御使和冯御使。”
赖升兢兢业业的跑来汇报,“他们与我们家素无交集。”
“……蓉哥儿去磕头还礼了吗?”
“去了。”
赖升觉得不可思议,“两位御史大人还亲自扶起我们哥儿,语气温和,面容甚善。”
“那就行了。”
尤本芳想了一下,“回头记下,以后有机会还情就是。”
人家对他们无恶意,那当然要交好。
尤本芳倒是没怀疑,他们和公公贾敬有关系。
贾家的丧事已经办了好几起,谁来谁没来,他们早就心中有数。
再说朝中经过几番清洗,曾经的开国勋贵虽说都还在,可是谁都知道,不一样了。
宁国府的今天,就是各家的明天。
大殡的队伍走走停停,法鼓金铙,幢幡宝盖,好半天才走出京城,尤本芳早就算着时间过久,沿途备了三处可以歇息更衣(方便)的地方。
直到未时,铁槛寺众僧才接到灵枢,另演佛事,重设香坛。
尤本芳看着贾珍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才出去和邢夫人、王夫人、凤姐等款待一众亲友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