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了。
王夫人表面上拿帕子拭泪,事实上,是拿帕子遮住翘起来的嘴角,“东府那边……”
“……”
贾母拿帕子给孙子宝玉拭干净眼泪,看他跟国公爷贾代善甚为相像的脸庞,心下一顿,到底道:“来人,备轿!”
既然已经闹到了族里,她只叫尤氏一定不行了。
为了二儿,为了宝玉,贾母只能捏着鼻子,去给儿媳妇擦屁股了。
此时,贾政已修书一封,让林之孝亲自送往莲慈庵。
这是和白马寺比肩的庵堂,住持妙音大师在佛门和民间都极有威望,不仅能掐会算,还会有一手好医术。
净虚交给她,再好不过。
贾母过来时,两个族老已经离开,人家嫡支不想让他们看的东西,强求是没用的。
再在那里坐着,只会徒增尴尬。
但可以肯定的是,王氏的问题很大。
只是人家是荣国府的二太太,亲哥哥还是京营节度使。有这两个身份在,只要不是犯下天大的错,贾家都只能帮她按着。
两人不敢管王氏的事,但抬进花厅的银子……,既然入了他们的眼,日后自然还是要过问的。
“如此……甚好。”
贾母听到尤氏要把抄来的银子转到族里,置办祭田,心甚满意。
“我与蓉哥儿商量了,老家虽在金陵,但我们在京城这边也有八房,一些族人过世,也并未千里万里远的回乡,所以我的意思是,这些银钱分成两半,拿出一半就在铁槛寺、水月庵和大家坟山的周边再置一处祭田。剩下的一半,才回金陵在祖坟周边置办。”
尤本芳其实不乐意管事,但不管,这些银钱也只会被贾家的男人胡乱花了。
花的越多,心越膨胀。
到时候再惹出什么乱子,十有八九还会连累她。
为了以后的安乐日子,尤本芳只能提出中肯建议。
“是个好法子。”
看看那些意外之财,哪怕富贵如贾母也甚为满意。
两府为何没有广置祭田,实是因为在老家置了祭田,也只会便宜金陵老家的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