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柔,这是你的署名?还有八娘的?”
“十三哥是这般交代的,他已然成为储君,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不然会被那些言官抨击,所以就让妾来冠名。十三哥还给了不少润笔费呢!”
“润笔费?你写了什么?”
“爹爹,你看,这篇序言是妾誊抄的,还可以吧?”
赵徽柔用的是誊抄而不是创作,赵祯就猜到这一切都是赵曙弄得,之所以让女儿誊抄一遍,就是为了提升她的知名度。
可是一个小女娘要什么知名度?
难不成还能封官不成?
即便她是公主,将来也是别人家的媳妇儿。
难不成大宋朝还养活不了一个公主的日常起居?
“润笔费?给了多少?”
“这套教材一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十八个科目,就算十八本吧?其中销售额的一成是妾的润笔费和代言费。是吧?八娘?”
“是,民女也有一份一样的。”
这就两成没了?
接着青鸾书局里原先就有四成的收入要归为内帑,这就没了大半了。
“这是什么符号?”
“十三哥说会单独拿出来自成一体,有了这个,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可以自行读书。”
“他说不光是汉语,还要学习很多种类的语言,将来要培养大量的译官型人才,使得那些外藩人士不再偷奸耍滑,坑骗大宋商贾和市舶司的官员。”
“这种事情发生的多吗?”
杨景宗姗姗来迟,忽然被顶头上司问起,只能如实回答,“多,非常之多,每年都有数百起此类事件发生,多是一些文字游戏,被欺负了的商贾只能自认倒霉。”
“那些市舶司的官员呢?”
“一些人也确实语言不通,那些外藩商人勾结通译,也有市舶司的官员上下其手贪墨钱财和索贿等事情发生。”
“今后皇城司要在各大市舶司内加派人手,派驻精通外藩语言的通译。一旦发现与外藩商人上下其手的通译或者官吏,一撸到底,三代之内不得参与科举取士。贪墨金额巨大,造成巨大危害者,拉去修堤种树!”
好家伙,流放发配的惯例直接就改了。
修堤种树可是要死人的,那是真的会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