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荀家态度暧昧的话,那么这件事情没那么好办了。
“陆家呢?”郑长松又问道。
“陆家陆贤景那奸贼,竟厉声呵斥于我,已经公然上书,内举不避亲,声援纪仁。”又一名儒生开口道。
“奸贼!恶贼!可恨!可恼!”
“他陆贤景谄媚巧言,千古国贼,遗臭万年。”
“乱国之贼,生食其肉。”
……
那一儒生说完,其余人纷纷厉声怒斥,要与陆家人不共戴天,言辞之狠辣,和刚才对荀家的不发一言形成鲜明对比。
毕竟荀家一个执掌吏部,实实在在的文官第二人,最近更有传言要升任右相,代诸葛清岚主持朝政,一个执掌户部,虽声名略逊前者,但也只是略逊而已。
这时候,辱骂他们,日后入朝为官,但凡他们有一点点不悦,甚至不需要他们动手,仅仅只是一个表现,下面会有无数人替他们解决。
所以没人敢。
而陆家不同。
陆家因为和司马家有牵连,如今家主去了妖气长城,十年都回不来,虽然元气还在,但对他们的威胁没那么大。
属于地位高,威胁不大,正好可以邀直卖名。
听到陆家也没来,郑长松微微皱眉,情况比他想的更恶劣一些,大齐世家林立,其中以袁家、诸葛家、荀家三家为尊,其次便是巅峰时的陆家。
如今袁家元气大伤,必然不会参与,诸葛家不用说,结果荀家和陆家都不参与,情况要比想象中的恶劣。
不过,郑长松没有多说,而是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国有奸贼,正是我辈死谏,匡扶社稷之时。我等死谏,诸位可愿署名?”
“义不容辞。”
众人纷纷应是,意气风发,誓要改天换地。
看到这一幕,郑长松才稍稍放下心来,看着陈立身道:“此番还要联络朝臣,便劳烦立身了。”
“高密公客气,分内之事,义不容辞。”陈立身道。
“单单只是联络朝臣,怕是不够。”
就在这时候,人群之中,又有一个声音响起。
众人望去,见着一个打扮儒雅的中年文士出现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