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土蛮部已经对大明构不成威胁了,但是戚继光很清楚大明这次的目的,不是击败了土蛮就算结束了,大明要彻底解除土蛮对于辽东、大宁两镇的威胁,使得大明在东北方向的威胁得以解除,所以戚继光很清楚,必须要对土蛮部造成重大杀伤或者将土蛮的这些台吉、大汗等人交易剿除才行。
所以戚继光一面严守河流,不准蒙古人向辽东逃窜,另一面命令黑春南下搜索,和李成梁南北呼应,扩大官军的搜索面积,同时还要命令土默特部严守西边,不准放跑土蛮,要是胆敢放跑土蛮部,大明必加天讨,在戚继光的严令之下,官军和土默特部都赶紧行动起来,力求将土蛮部一网打尽。
戚继光还要求李成龙和黑春,对于找到的蒙古部落,不准擅自杀戮,将他们俘获解除武装之后,加以甄别然后送回大明,朱载坖在之前就和戚继光详细讨论了此事,对于蒙古,军事打击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怀柔同样很重要,虽然朝廷对于蒙古的总体战略是东制西怀,但是对于土蛮也可以适当的加以怀柔,对于这些没有抵抗能力的土蛮部落,再加以杀戮是没有意义的。
就算是他们的人头也换不来多少赏钱,按照大明现在的规定,士卒军功主要是两部分,第一是战伤,凡战毕收兵扎营各哨将督同千把总,即将阵伤者开报,箭伤致命处者,被三箭以上不致命者为一等,伤手足及被二箭者为二等;伤轻者为三等;刀伤当面者超等,伤手足重者一等,轻者二等,再轻者三等,如伤在后者不准。若溃围而出者,不在此论。验伤开载,必取具哨将并临阵各官押字。阵亡者,开某人伤某处,伤在前者即血战之功,伤在后者不叙。
而第二就是首级军功,总开本哨共斩首级若干颗,冲锋者某人,取首级者某人,具听主将照例均分。愿纪录者约自己该银若干,众人该银若干,除自己外,仍出银与各应赏之人,其首级具与原纪录之人,冲锋者除分首级外,另行特赏。
首级军功是士卒军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对于首级军功的核验也是非常重视的,兵部勘验军功,非常之严格,官军之前还有骚操作,包括烟熏、蜡染、菊水浸等。为了赏银,个个都是人才。单纯用眼睛看,很难分辨出是男是女。但是,道高一丈,考功司、监军道的官员后来找到把关办法:将首级扔进水里,男人后脑勺向上,女人则向下。还要审核牙齿,首级是否完整等都是验功时候的重要标准,而且都察院和卫尉寺还有随行的监军御史和镇抚,专门负责当场勘验首级,官军向兵部验功的首级,首先就是要他们在现场勘验清点之后再送到兵部去勘验的。
这些妇孺的首级肯定是不会被监军御史算进去的,所以戚继光命令黑春、李成梁等人只是将这些人俘虏,男的挑出来宰了,能混一个算一个,妇孺还是要留下的。
在戚继光的命令之下,黑春率领官军追赶蒙古人同时将发现的蒙古部落予以掳获,没想到黑春发现蒙古人狠起来连自己的部落都抢,土蛮部的溃兵抢掠土蛮部落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李成梁则率军北上,他派出了大量的尖哨,侦察北虏的位置,现在对于李成梁来说,想的是怎么尽可能多的斩获首级,首功肯定是戚继光的了,但是在斩获首级这方面,他李成梁一定要超过戚继光,所以李成梁将官军的骑兵分为数队,扩大搜索范围,加强对于北虏的侦察,期间也遇到了一些蒙古的散兵游勇和小部落,对于李成梁来说,除了首级他是什么都不认的,直接开搞,但是始终没有大的斩获,也没有什么有分量的俘虏,李成梁对此已经有些急躁了,他很清楚,此战之后,北方恐怕要安静很长一段时间了,要是不能够有大份量的战功,恐怕李成梁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李成梁显然是不甘心,他在思考,如果自己是图们汗的的话,应该何去何从。
李成梁毕竟是辽东人,对于这些地方的天候地形还是很了解的,他也很了解土蛮部,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带入图们汗,如果自己的图们汗的话,现在应该怎么做?疯狂逃亡李成梁认为是不可能的,图们汗此人野心颇大,一直要振兴所谓蒙古汗庭的威望,这个时候就逃亡不太符合图们汗的个性。
如果不逃亡的话,现在对于图们汗来说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就是怎么获取补给,这点其实相对是好解决的,通过掠夺附近蒙古部落,图们汗还是容易找到足够的给养的。
第一件事情是好办的,但是第二件事情就麻烦了,图们汗肯定是想要搜罗溃兵,重整旗鼓,这点确实是很重要,戚继光率领官军虽然给予了蒙古人以沉重打击,但是还是有大量的蒙古人逃走了,图们汗肯定是想收拢这些溃兵和逃走的部落,增强自己的实力,毕竟他还是蒙古大汗,在蒙古诸部中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了,最好收拢溃兵的地方就是水源地,但是现在官军控制了西辽河,蒙古人肯定是不敢去河边的,除了这些江河之外,对于蒙古人来说,重要的水源地就是各种湖泊了,这些湖泊有大有小,不是当地人很难了解这些湖泊的位置所在,这倒确实是李成梁之前疏漏了的。
李成梁当即命令麾下拷问之前的俘虏,附近的湖泊在什么地方,在官军士卒的深情感化之下,这些俘虏们很快交代了附近的湖泊等水源地的所在,李成梁随即指挥官军前往,誓要抓住图们汗。
而图们汗则是在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了,现在辽东这边恐怕是待不住了,得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