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晋升之后,两人的职务暂时不变,还是突击营营长。
……
公爵安排工兵团修铁路、并且给夺下155高地有功的一批军官们晋升授勋的同时。
凯默尔山上的阵地争夺战,也还在激烈地持续着。
凯默尔山沿着伊普尔高地南侧边缘、呈东西走向绵延,整条山脊也绵延了近20公里。
当天上午夺取的只是主峰阵地,得手之后,军队朝着东西两个方向撕开更大的缺口、肃清残敌,至少还要打上一两天。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垃圾时间”,主峰被夺后,敌人的炮兵战力就被彻底压制住了,再也威胁不到下面的铁路。
等大雪停下后,视野重新变得开阔,就轮到德军重炮居高临下直瞄压制布军炮兵。
此后的18~20日几天,德军果然按计划,一边夺取了凯默尔山剩余险要,一边日夜赶工修复了铁路。
大雪在19日这天就彻底停了。
20日午后,第一列满载着弹药和军粮、纱布药品等物的补给列车,终于从阿尔芒蒂耶尔站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行驶,顺利将补给送到了靠近敦刻尔克前线的巴里亚第2师、第3师阵地上。
铁路才刚修复,加上还有积雪,火车只敢开略低于30公里的时速了,但这都不重要了。
满满十几节车皮、上千吨的物资运到军前,当天就让前线德军回了一大口血。
原本西边的法军还试图反攻切断德军这根深入的铁钳,在德军机枪子弹和大炮炮弹变得充足后,法军的反攻尝试也全都成了笑话。
无数的重机枪持续猛烈开火,子弹就像不要钱一样。105和150口径的炮群,也开始肆无忌惮地泼洒弹雨,把反扑的法军一群群炸翻在冲锋途中。
这种时候,对法军而言最明智的选择,当然是立刻转攻为守,别再做无谓地牺牲。
但可惜,受制于这个时代法军落后的通讯条件、呆板的指挥体系,
前线部队蒙受伤亡损失、发现事不可为后。要想层层上达,最终被高层将帅确认并改变决策,至少还要上两三天的时间。
战时各种消息满天飞,那些不把士兵当人看的高高在上将军们,哪里能第一时间判断前线传回的“不是我军不奋力,而是敌军变强了”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万一是士兵们想要怯战偷懒呢?
不死伤个万儿八千人,这种消息就注定是确认不了的。也没人能担得起“明明还能进攻却下令停止进攻”的贻误战机之责。
最终,西线战场从卡塞勒到阿尔内克、沃尔穆一线,法军的攻势直到1月23日才彻底停止,白白又折损了上万人。
而德军在这一带的前线部队,也就是巴里亚第1军下属的第2师、第3师,在察觉到法军的强弩之末状态后,也果断向后方求援增兵,
希望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能批准进一步加强“西钳”的兵力,向着海岸线穿凿!
公爵也果断远程批准了这一前线
将领的自行判断,
把后方能抽调的预备队都抽调了过去,
补防巴里亚第2、3师转入进攻后空出来的防区。
而巴里亚第2、3师也立刻抓住时机,绕过敦刻尔克城,沿着敦刻尔克更西边的方向穿插、最终在1月26日进攻到了敦刻尔克城西约20公里、北海海边的小镇格拉沃利纳。
如此一来,虽然还没攻下敦刻尔克这样的坚城重港,但至少已经在敦刻尔克更西边的滨海小镇扎下了一个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