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进不去,这刚早晨九点多已经有客人在等位了。
徐师傅轻车熟路带着众人来到后厨。
后厨正在备菜,等待中午开门。
元老鲁师傅和几个新厨师见到徐师傅他们进来,纷纷打招呼。
徐师傅回应了一圈,让他们继续忙,自己就占一个灶台。
把竹沥交给一个帮厨,让他拿机器给过滤下。
随后,打开了他自己的大型恒温保鲜柜。
里面塞满了各种小盒子小罐子,全是好东西。
“哎呀,佛山柱候酱、茂名虾酱、新会的陈皮、徐闻的良姜,还有河源紫金宝。”林壤明这是头一次见徐师傅的藏品,一看见就挪不动道了,一连认出好几样他常用的东西。
“厨者嘛,所求不过一个极致,丝丝毫毫都要用最好,才可能做出极味。万万不可得过且过。”
徐师傅的这番话,听得众人连连点头,不过心里有没有暗笑就不知道了。
他后面这句,明显是话里有话啊。
指代的是很明显了。
徐、王二位理念之争,随着《寻味》节目的播出,都变成名梗了。
这两人,就像汉初的项羽和韩信。
徐师傅是项羽,精兵良将贵精不贵多,选锋冲阵所向披靡;王师傅反过来,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啥歪瓜裂都能给它揉成强兵。
两种思路都没错,不过对这里的大厨和老饕来说,还是徐师傅更合他们心意。
介绍完自己的藏品之后,徐师傅从下层粮食区,抽出一个盒子。
“竹沥粥需用小米或粳米,最好的小米我这边用完了,今年的刚种下还没收。咱就用粳米吧。”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只是有些好奇,最好的小米是什么,让徐师傅小米那格宁可空着,也不找替换。
不过徐师傅没打算解释,而是打开了自己拿出的粳米,“本地竹沥,那就用本地的米,洋县五色米里的绿粳,最适合煮粥。”
众人凑过来一看,包括两位林师傅在内,都大感惊异。
带颜色的米也不是没见过,黑米、紫米、胭脂米都常见,但这绿颜色的米,还真没见过。
徐师傅手里这盒米,还真是绿色的,嫩嫩的淡淡绿色,颗粒比较小,圆滚滚的。
与常见的米不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