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盘点,黄夫人发现今天发出去的鸡蛋不止两百个,都有三百多个了,这不就多了十几个人么。
“怎么会这样?”黄夫人对身边的嬷嬷喊道,“赶紧把盛子叫过来,让他看着人排队,他是怎么看的。”
“不怪他,是我让他这么做的。”夏忱忱走进来道。
“世子妃,这是为何?”黄夫人看着角落里的鸡蛋,“这不亏了么?”
做生意是为了挣钱的,一开始就亏,兆头也不好哇。
“怎会亏呢?你没看到每个人领鸡蛋的人出来的时候,手上都拿了别的东西么?那些可不止两个鸡蛋的价。”夏忱忱笑着说。
虽然只是八折,但省一个铜板也是省啊,都是家里要用的东西,自然要买。
买的人一多,钱就回来了。
“倒,倒也是。”黄夫人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意,又试探着问,“既然有赚,世子妃,不如多送些?”
黄夫人猜想夏忱忱应该是第一天试着送一下,效果好的话,第二天第三天肯定会送得更多。
送得多挣得多,这个道理很简单。
可夏忱忱却摇头道:“不可。”
这回连碧玺都看着夏忱忱。
“多几百个鸡蛋,又是分组进的,人家察觉不出来,如果发多了就明显了。”夏忱忱压低声音,“你说的一百个人,明明来的人也很多,却到下午也发不完,人家还会相信咱们吗?”
一旦信任没了,生意就不好做了。
黄夫人听了恍然大悟:“这是钓鱼吧,拿一点铒出来,让鱼来抢,洒多了喂饱了,鱼也不上钩了。”
一样吗?好像又有点不一样。
但只要黄夫人能够明白,这事儿就不用再纠结了。
果然,第二天来的人更早。
不过因为有了头一日的经验,因此大家都非常自觉地排队。
三天下来,京都大部分人都知道了“黄记杂货铺”,也知道了这个杂货铺里卖的东西真的很多,还很便宜。
这让其他杂货铺看着格外地眼红,但想照着做?不大可能。
做杂货铺的都是小生意,京都铺子又贵,他们扩不了这么大的铺面。
就算扩得了,又去哪里进得了这么多的货呢?
黄夫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是背靠着夏氏,这杂货铺她便是知道能挣钱,也只能干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