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钱也跟着心情开朗起来,哈,又连累师父了,果然是个赔钱货。
陈平安故作轻松,笑道:些许损耗,不值一提。山上幽居修道,过于顺遂也不好。
先生怎么连这种事都跟裴钱说。
陈平安又摸出些瓜子,分给裴钱,继续说道:接下来的话,是师父跟长大了的裴钱必须要讲的事情。
裴钱停下嗑瓜子,沉声道:师父请说。
陈平安缓缓说道:首先,他们没有保护好你一次,任他们有万千理由,事实就是事实。我当然愿意相信这一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难免心中存疑。我绝不可能毫无保留的相信他们,那是对你的不负责,我不允许自己犯这种错误。有些错误,可以改正,但是有些错误,是没有改错机会的。
其次,师父有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必须要走一趟青冥天下,去白玉京见余斗。师父其实并不希望你,当然还有崔东山,不希望你们搅和这件事。在去白玉京之前,师父和落魄山虽然是众矢之的,但毕竟总体失态还算可控。而姜赦和五言,无论是这对道侣的身份,还是他们的境界修为,当然是最高不过了,可是道理同样再简单不过,说得难听点,是非窝一个,境界越高,敌人境界就高,道力和算力就强,我自然要未雨绸缪,比如要搞清楚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你若是与他们长久相处,会遇到多大的风险,在这期间,你也要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与其一开始和和气气,融融恰恰,相互迁就,不如一开始就不好说话一点,总好过将来反目成仇,相互怨怼,各怀遗憾,一辈子都活在相互指责和自我愧疚里。
师父这辈子,感受到巨大的恐惧的次数,屈指可数。
年幼时站在一条发洪水的山间溪涧旁边。
少年时在铁匠铺子,看到刘羡阳躺在病床上。
跨洲远游,重返宝瓶洲,在书简湖五至高,四仙剑,一白也)
青冥天下见过了碧霄洞主,浩然天下见过了陈清流。不知姜赦此外暗中还接触了哪些山巅人物所谋何事
一连串试探过后,姜赦最终给出关于陈平安的定性,很自由。
陈平安答以一句知己之言。
看似是一位大人物在拉家常。
实则是姜赦的每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字,都暗藏心思,说给一个听得懂话的聪明人,让后者自行咀嚼其中深意,自解话外话。
可要说止步于此,陈平安还不至于感到恐惧。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得道高人修炼了天眼通,便可观事物全貌,人之道气深浅,心意流转,甚至是一部分因果。真正让陈平安是离开心相天地之后,
是那种差点要惊出一身冷汗的后知后觉,当时如果不是刘羡阳旁观者清,一语道破天机,姜赦和五言就会略过那瓶颈、恶念一事。尤其让陈平安觉得惊悚的,其实还是妇人那句姜赦更喜欢裴钱一些。陈平安并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可当时就觉得哪里不对,等到独处反复思量,终于回过味来,原来是先后顺序出了问题,这种话,若是开门见山就说,陈平安就不会如此深感不适。
好像姜赦早就十分熟稔陈平安的言行举止、习性脾气,道心和软肋。
故而从头到尾,从姜赦登船,走入屋内,一步步,一句句话,姜赦牵引陈平安一颗道心如牵牛鼻。
这么多年以来,我这个当师父的,是掏心掏肺把裴钱当亲生闺女养的,你找上门来认亲就认亲好了,他妈的跟我玩兵法!
裴钱说道:师父,文圣老爷回了。
陈平安收起思绪,站起身,去看看。
琼楼玉宇似的仙家境地,老秀才大步走向一间屋子,转头望向廊道那边联袂走出的陈平安和裴钱,笑脸伸手招呼,稍等。
不等陈平安说什么,老秀才收敛笑意,大步流星,径直向那正堂走去,双袖飘荡,神色肃穆,语气淡漠,朝屋内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训斥,道:兵家不知仁,连礼都不懂吗
浩然儒家道统之内,其中重塑道统、被誉为道济天下溺的副教主韩夫子,学问天然与亚圣相亲,却将曾为显学的亚圣一脉搁置一旁。而亚圣,则与文庙教主董夫子相亲,甚至还可以往上推溯,学问根祇与礼圣相近。至于亚圣和文圣的三四之争,除了人心善恶之别,关于至圣先师的学问,各有抒发和延展,比如亚圣重仁义,文圣推崇礼。
廊道那边,谢狗忧心忡忡,小陌,文圣老爷好大气势,以往真是真人不露相唉,不会一言不合就打起来吧
小陌说道:我反正帮公子。
谢狗揉了揉脸颊,我帮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