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盛夏,她倒是才离开京城没多久,可是作为丫头平时也没有办法出门。
别说是现在的京城和原本的京城有多大区别了,哪怕是原本的京城是什么样子,她其实也不知道。
不过做丫鬟的,对主子想法的揣摩还是很有一套,知道要怎么说、怎么做,主子才开心。
她们都明白杨氏也不是真的关心京城的变化有多大,她们这些丫头平时是没有什么机会出门,可是杨氏这个主子,除了去其他人家赴宴这些,又何尝怎么出过门?
杨氏之所以说这个话,也更多的是感叹身份的变化,但是又不好直说。
清芙就讨巧道:“奴婢也几年没回京城了,不知道京城现在怎么样,不过现在有国公爷坐镇,肯定比以前要更好了。”
闻言,杨氏笑骂道:“就你嘴甜,会说好听的话哄我开心!”
看出杨氏是真的挺高兴,盛夏就也想顺着清芙这个话,说起一句好听的话哄杨氏开心。
她便也笑着说道:“夫人,以奴婢看清芙姐姐这些话都是实话,并不是哄夫人开心,国公爷…………”
“母亲!”
盛夏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听到马车外面传来这道喊声,她下意识就朝着车厢门看了过去。
正好就看到二公子唐元景推开车厢门,从外面进来了。
现在倒是正和他望过去的目光对上了,两人都有些吃惊。
“见过二公子!”
清芙请安的声音,让盛夏回过神,赶紧就低下头,也跟着请安道:“见过二公子。”
虽然在马车上不好起身行礼,但是口头上的请安,肯定还是要说。
“元景,你怎么在这儿?我听捧墨说,你不是在外面领兵平叛吗?”,杨氏突然见到次子了,也是既惊讶又惊喜,开口就询问起原因来了。
听到杨氏的问话,唐元景才收回目光,从马车外面走了进来,在杨氏身边坐下来了。
然后才回答道:“那几路叛军,现在都已经龟缩起来了,想要全部平定,短时间内肯定是不行的,父亲即将昭告天下登基为帝,这样重要的时刻,儿子怎么能缺席?就让军中老将先暂且领兵,儿子先回来参加父亲的登基大典,其他的事情等登基大典以后再说。”
“路过安城的时候,听说母亲带着人也要到这里了,晚上就是要住在安城,儿子也想母亲了,就想着先来拜见母亲,再和母亲一块儿回京,于是便骑马过来迎接母亲了。”
杨氏闻言,眼中的喜悦更甚,嘴上却责怪道:“你这孩子也是,这样骑马赶路难道不累?就算你想我了,反正我也要到了,你在安城等着不就行了,还特意跑一趟干什么?”
做母亲的,听到儿子这样挂念自己,就没有不高兴的!
虽然杨氏也有几分责怪唐元景不顾身体赶路,觉得他直接在安城等着就行了。
但是在这种抱怨的关心下,杨氏的喜悦也是显而易见。
唐元景自然也听出来了,就撒娇道:“母亲,儿子这不是想早点见到母亲嘛!难道母亲不愿意早点儿见到儿子?”
杨氏笑着拍了拍唐元景的手,倒是也不再说这个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