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可真是毫不掩饰啊,明目张胆地吃江艳秋的粮食,还让江艳秋洗衣服做家务。
感觉江艳秋就像他们的长工一样。
乔梁和徐跃飞他们有点好吃的,都跑到后院去吃,从来都不跟江艳秋和高峰他们分享。
这也是我看不上乔蕾的另一个原因,他们家又不缺钱,又有粮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天还那么嚣张任由他弟弟占江艳秋的便宜。
完了还瞧不起人家,觉得人家小气,斤斤计较上不了台面。
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别人眼里,他们才更上不了台面呢。
当然了,那时候的知青点,估计也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当时知青被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以乔蕾为首,可能乔蕾放个屁,他们都觉得是香的。
剩下的一个阵营,已经被乔蕾给吓唬住了,都不敢对乔蕾有意见。
对于被乔蕾欺负的这类人,我是不会管。
虽然我是知青队长,但我能当上知青队长,可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干,也不是因为我是知青点唯一的团员。
而是因为我家庭条件好,人又好说话,他们就是想选个“扶贫队长”。
没错,就是“扶贫队长”!
我们刚下乡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积极分子,无私奉献的精神那可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主要是下乡的知青真的困难。
男孩子还好,除非不是亲生的,或者偏心到没边了。
不然大部分家里多少都会补贴一点,生活不至于那么困难。
就算没有家里的补贴,只要你肯能吃苦,养活自己那绝对没问题。
女孩子可就不一样了,到这种地方插队的,要么是家庭背景有点复杂的,要么就是被家里抛弃的。
有些人来东北下乡,就带了一身换洗衣服,还有薄薄的被子,连知青办统一发的棉衣棉裤都没带来。
有些人才十三四岁,瘦得跟麻秆儿似的,要钱没钱,干活也没力气。
刚下乡那会儿,还经常听到有人尿床、长虱子这些事儿呢,不过这些都算是小问题啦。
这类人啊,要是没人帮忙,迟早不是冻死就是饿死!
所以就有人心软了,同情他们,开始帮他们。
也有一些人呢,拿这些人做文章,好让自己被领导看中,以后能早点离开农村。
慢慢地,知青们就有了一种默契,能干的帮不能干的,有钱的帮没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