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光祖错愕的表情中,立于朝堂上的大太监朗声道:“宣南原府使道觐见!”
声音在殿中回荡。
赵光祖却听不进去,脑海中全都是‘南原府使道奉诏献宝’几个字。
南原府使道,那不就是洪景舟的女婿?
不是对方要献宝,而是对方的女婿要献宝?
且不是将宝物交由洪景舟,而是请了一道诏书,再由卞学道亲自前来王都。
那天洪景舟进宫是请诏书的?!
赵光祖反应了过来,同时也猜到了那封书信上,被他属下忽视的细节,继而联想到了很多很多。
总结下来,其实只有两点,勋旧派要有行动,和南原府有关。
南原府。。。。。。他记得,自己前段时间才任命了一位暗行御史,记得还是李翰林的儿子,叫。。。。。。李梦龙?
若是南原府的事情,会不会和李梦龙有关?
就在他思绪翻飞的时候,卞学道已经一步步走到了最前面,恭敬行礼后,伸手朝着身后两个小公公一引。
就见两人共同托着一个托盘,其上有一物,有蒲扇大小,透过红布,隐约呈现出人形结构。
随后,就见卞学道一边掀开红布,一边介绍道:“此神像,乃是臣近日得来,名为‘普贤真人像’,并非工匠雕琢而成,乃是臣治下一农户,一日入田间劳作之时,得见一天星坠落,此神像,便取自于天星之中,微臣遍查典籍,未能知晓其来历,只是在其座下白象的足底,发现了‘普贤’二字,因此斗胆将其命名为‘普贤真人像’。”
“不敢藏私,特来献予王上。”
“快快呈上来。”高丽王有些迫不及待,让身旁的大太监将神像接过来。
“卞使道,孤王可是听说了,这神像有诸多神异之处,不知神异在何处?”高丽王问道。
卞学道早有准备,恭声回道:“回禀王上,此物非金银铜铁,亦非玉石珠宝,却上手温润,至于更神奇的。。。。。。还请王上容臣卖个关子,请以山泉水浸泡神像。”
高丽王饶有兴致,不过还是先看了眼赵光祖的方向,见对方没有想说什么的意思,便吩咐太监着手去办。
从古至今,高丽的王便喜欢效仿中原君主,因为了解到大明皇帝的日常饮用水为玉泉山的山泉,便也将自己的生活饮用水,换成了临近的山川的山泉水。
因此,这一份泉水并没有让在场的群臣们等太久。
而在这过程之中,大家自然也不会干等。
尤其是士林派一众的官员,他们从来是不相信这些迷信之说。
不过赵光祖没有开口,其他人也只是在窃窃私语,商量着要是待会儿神像浸泡在山泉水中,并无明显的神异之处,便去弹劾卞学道。
不多时,大太监端着一大瓦罐的山泉水疾走回来,并且在高丽王的吩咐下,将神像请了进去。
随着神像入水,本来只有七分满的瓦罐,水面瞬间与瓦罐口齐平,隐隐还高出了一些,可就是没有像书中说的那般——水满则溢。
但这对于士林派的人而言,算不得神异之处。
毕竟大家在喝茶的时候,也有茶水倒满,却没有溢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