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士林派以赵光祖赵大人为首,勋旧派内部四分五裂,悉数之下,同赵光祖大人一等的领头人,分别是南士华、沈贞之以及洪济翁。”
“南士华与沈贞之就不多说了,根基都在汉城,唯独洪济翁,有一女婿,名为卞学道,如今便担任南原使道一职。”
“这才是你重点针对的对象。”
“卞学道。”李梦龙琢磨着这个名字,莫名觉得厌烦,便点点头道:“孩儿明白了。”
“回来!”李翰林又瞪了他一眼:“你明白什么了?”
“不就是搜集卞学道的罪证,然后带回王都,交由赵大人,然后将火烧到勋旧派的洪大人身上吗?”
李梦龙想的很简单,有罪证,把罪证呈递上去,王上看了之后气得拍桌子,将洪景舟(字济翁)革职查办。
“愚笨!不知天高地厚。”李翰林庆幸自己前来送行,否则这小子当真是要将天都戳一个窟窿出来。
洪景舟是什么人?
那是勋旧派第二大的权臣,也是勋旧派现存的元老!被册封一等靖国功臣,封南阳君的存在。
会因为一些罪证就被推翻?
行,就假设你的罪证够分量,赵大人怕也不会对洪景舟出手。
实在是勋旧派的人虽然蠢笨,可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要是针对洪景舟,恐怕勋旧派内部的争斗,立刻就会停歇,然后一致对外,将尚未发展至巅峰的士林派直接按死。
李梦龙听到这一番话,倒也不至于信仰崩塌,只是叹了口气,为这无可救药的世道感到悲哀,而后又虚心求教:“那孩儿此次要做到什么程度,还望父亲大人告知。”
“简单,你附耳过来,为父与你交代两句。”李翰林在儿子的耳畔说着话。
李梦龙一开始还能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可到了后来,从父亲口中听到了一个词后,立刻瞪大了眼睛,也顾不得父子之间的礼仪,忍不住插话道:“赵大人当真有如此想法?”
“可这未免。。。。。。会不会太急躁了一些?”
李翰林所说的事情,便是士林派接下来的政治诉求,简而言之便是“重定靖国功臣,削伪勋!”
靖国,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之句,指通过政治手段实现国家安定。
放在高丽王朝,便象征着十几年前发生过的一件史称‘中宗反正’的大事。
即,前任高丽王为政不仁,被当时的权臣举事推翻,扶持现任高丽王上位的事情。
但凡参与了当初的那件事情的官员,最后都获得了封赏,上到一等靖国功臣、封君,下至四等靖国功臣,得到土地封赏。
前前后后,陆陆续续算下来,受封者足有数百人。
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并无实际功勋,且能力并不出众,仅因为参与到了当初的事件当中,便获得封赏,不光对高丽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且占据了如今官场上绝大多数的职位,令士林派学子上进无门。
“赵大人自有赵大人的谋算,你只需记住我说的话就足够了。”李翰林没再多说。
其实,削伪勋,在士林派内部,都没有完全敲定下来,他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儿子,已经有些越界了。
实在不能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