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则是一幅布局洗练紧凑的松鹤延年图。
长松苍劲,丹顶自鹤单足兀立,坡地丛菊绽放,松、鹤、菊相配。
其神韵饱满,形象立体,尽管玉质的颜色无法完美还原仙鹤、松柏的本来颜色,可神韵形态之上,却没有丝毫缺陷。
‘画工’更是精美异常,让人很难想象这竟然是匠人手工雕琢而出的玉雕。
“宁王叔有心了。”
甭管皇上心中如何看待宁王,但对于宁王做事还是比较佩服的。
听手下的人说,这一份寿礼,是在宁王离开京城前就备下了的。
接下来的几份寿礼,都是朝廷上位高权重的几位大臣送的,虽然价值同样不俗,但却欠缺了一些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左都御史大人之前因为太后过寿的事情,都要和皇上‘打起来’了,如今也送上了一份价值不俗的礼品,甚至相较于其他几位曾经支持大操大办的大臣们,还要有心意。
很快,寿礼就已经在旁‘堆积成山’,佛印手中的小册,也翻到了后面。
终于轮到了苏木。
“锦衣卫苏木,联同保龙一族零零发,进献寿礼白玉观音一座。”
太后的寿宴,可谓是百宝荟萃,大臣们见多了宝物,如今听到联同献礼,本不怎么在意。
尤其是白玉观音,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都知道太后礼佛之心诚。
所以像是佛牌、玉佛、七宝琉璃手串,甚至是找西域大喇嘛开过光的佛珠,乃至是高僧遗留下来的舍利子,前面都有不少人送了。
一尊白玉观音,毫不夸张地讲,在这里面根本算不得什么。
你一座观音像,再大能大到哪里去?
可皇上在听到白玉观音这几个字的时候,却是明显眼角一抽,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看向了一旁明显有些吃力的侍卫,以及那被绸缎遮盖,足有两丈多高大的物件。
更是倒吸了口凉气。
苏木和零零发走出座位,朝皇上太后行了一礼,同一时刻,侍卫们也将寿礼搬到了中间。
文武百官这才发现了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这玉像是不是太大了点?
难不成这是一个箱子,玉像被保存在里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想着,就见零零发和苏木一左一右,上前各持绸缎一角,将其轻轻一扯。
轻薄的绸缎滑落,便见一尊慈悲、高洁,不染纤尘的观音玉像,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仅仅只是人像的部分,就已经高达一丈六尺,其下的莲台更是厚重无比,二者相加,更是高两丈有余。
“一丈六尺。。。。。。哀家听闻: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黄金色,你这一丈六尺,是否也有此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