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赈灾兼查案,所以没有任何欢迎仪仗,只是李仁打着伞,带着扮成侍卫的绾月站在青州城郊接到李嘉。
李嘉坐在车内,桂忠骑马。
长路漫漫,这小公公却不爱说话,李嘉问三句,他答一句就很不错了。
其余都只是简单的,“是”“不是”“卑职不知”等。
憋得李嘉直后悔没带玉珠出来,又想起玉珠已抬成侧妃,不能随便出门,更是丧气。
……
这差事,实非他心甘情愿得的。
母亲的态度加上绮眉的期望,都敌不过徐棠一封信。
接到徐棠的信时,徐棠已经击杀了大皇子,夺了军权。
惊心动魄的政变,看得李嘉喘不过气,恨不得飞过去帮徐棠直接杀了瓦齐拉通。
徐棠毒杀大皇子是在床上,她没细讲这段,只说吃饭时大皇子服过毒还不死,几乎吓煞她,最后还是与杏子配合才勉强胜了此局。
写信时,手腕上被瓦拉齐通抓过的地方还肿着,那个男人简单不是人,力大如公牛。
她信上因已夺权成功,很是喜悦,絮絮叨叨尽显小女儿态,说了许多。
最后才严肃地要求李嘉一定要夺得皇位,与她比肩,成就史上一段佳话。
要成为支持她的强大靠山,只做将军是不够的。
这一点李嘉当然知道。
没有皇命,擅调军队视如谋逆。
……
从紫兰殿探过贵妃回了王府,李嘉与绮眉的关系缓和许多。
是她解了贵妃之困,还大度地没提贵妃抬玉珠之位给她添堵之事。
可李嘉一想到上朝与大臣一起处理国政的艰难仍然头疼。
一个国家如此庞大,竟有那么多做不完的政务。
一天天一年年,循环往复。
他从没操劳过,也没吃过任何苦,早起上朝已是他吃的最大苦头。
他不耐烦琢磨朝里的关系。
谁叫他出生就在最顶端?看到的皆是奉承与笑脸。
他和他母亲一样。贵妃初入宫心高气傲,连皇上也不耐烦讨好。李嘉也是如此。
父皇的看重与偏宠,他生下来就得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