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凯峰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绝对相信沈柴厂的生产能力。
但在市场经济下,许多问题都要用全新眼光看待。
沈城柴油机厂生产任务短缺,职工无事可做。
另外,大批知青大量返回城市。
各个国有工厂除了解决自身的经费问题,还要解决这些下乡知青的安顿问题。
人心惶惶之际,有几个人能将心思放在工作上面?
“我们机械公司会将农用三轮车和农用四轮车的发动机任务,交给沈柴厂生产。”
“未来,机械公司的销售规模还会持续扩大,两种车辆仅仅只是开始。”
“其他类型的车辆,我们公司也会涉足,届时,贵厂接到的发动机生产任务只会越来越多。”
“其中很多车辆,甚至还将出口到外国。”
“外国人对于产品质量,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不管是为了北方机械公司的信誉,还是为了沈城柴油机厂的生存,产品质量必须成为重中之重。”
“生产出最优秀的发动机,对你我两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
众人互相瞧瞧,一致将目光放在了田有才身上。
田有才半信半疑的说道:“除了这两种发动机,你们公司还会继续给我们生产任务吗?”
林凯峰说道:“当然,前提是发动机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良品率要符合我们制定的标准。”
“我在这里向你下军令状,如果我们厂制造的发动机,良品率超过你们的容忍范围,你们怎么说,那就怎么办,沈柴厂绝对没有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