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因为她的话,重又高兴起来,“衡儿,大郎,你们听到了吗?阿离说她也喜欢你们,这孩子必是好了,等过些日子认得人多了,知道的事多了,定能如常人一般无二。”
相比她由衷的欢喜,玉之衡表现寻常,玉敬贤有些冷淡。
“若真是好了,晴雪也就放心了。”玉之衡道。
玉敬贤则问,“祖母,怎么不见姑姑?她为何独自在您这?”
“阿离昨日落了水,今日又磕破了头,你姑姑照顾不过来,暂时让她先住在我这里,我索性无事,正好可以教她读些书,认些字。”有些话谢氏不好说得太过,只能含糊其辞。
这样的解释让玉敬贤不太理解,“祖母,您年纪大了,哪有精力照顾别人?她现在好了些,姑姑也更方便教她,若不然,我帮您将她送回去?”
沈青绿心下冷着,面上却是可怜兮兮,“祖母,我不走,我不想回去,我想跟祖母在一起。”
声音之低怯可怜,让人听之揪心。
谢氏自是不忍,道:“她先在我这里住着,以后再说。”
玉敬贤还想再说什么,被玉之衡一个眼神给挡了回去。
玉之衡自来敬重自己的母亲,他始终记得若非母亲的谆谆教诲与鞭策,自己也不可能拥有今日的一切。
“娘,您若是能应付得来,那就让阿离在这里住些日子。若您顾不过来,千万莫要强撑着,让晴雪赶紧将孩子接回去。”
这话倒是圆滑,左右都不得罪,沈青绿听着觉得还算顺耳。
谢氏也觉得儿子体贴,应了下来。
父子二人告辞离开,等出了瑞安居后,玉敬贤终于出声,“这些年,姑姑带着她一直安安分分的,怎地近两日如此事多?祖母又为何非要将她留在身边?若是被外人知道,少不得要说三道四。”
玉之衡也是不解,“或许是因为她长得像你姑姑,你祖母一时心疼,将她留了下来。等过些日子,她的伤养好了,想来就会回去。”
“最好是如此。”
玉敬贤说着,眉头却未松开。一直等回到正院,打眼看到坐在一起说着话的母亲和妹妹,他的神色才渐渐缓和。
一家四口说起玉晴雪和沈青绿的事,当沈琳琅听到人被谢氏留下时,脸色有些不太好,碍于玉之衡的面子,却也没说什么。
“二郎呢?”玉之衡环顾四下,问道。
提到玉敬良,不免就扯出慕霖来。
对于慕霖今日登门一事,不说是玉之衡,就是玉敬贤都十分关心。
“慕世子这次回京,亲事也该定下了。”
听到玉敬贤这话,沈琳琅下意识去看玉流朱。
玉流朱脸上泛起苦涩感,小声道:“娘,纵是没有梦里的事,恐怕慕世子对我也是无意。今日他应是没怎么看我,全看阿离妹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