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府中家丁,安营扎寨,斥候设伏这些兵事都是精熟。
只是其家族族长有遗训,无圣旨不得出将!
还有一个樊家,族中子弟,皆习练兵法和樊家枪法。
樊家铁枪兵,二十年前天下闻名,只是有一次与山魈营对战时,樊家铁枪兵的主将因为主帅的命令,长途奔袭,被山魈营伏击大败。
最后因此获罪,樊家自此被朝廷弃用。”
说及这些前尘往事,李铮不由唏嘘不已。
“这两家,无一子弟在朝?”
卢湘忆不由问道,她管襄州也有一段时间了,府衙和各处县衙都没有这两个姓的公人,所以李铮说起来,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卢大人说得不错,一者,这两家治家极严,并不允许族人入朝为官!
二者,本地主官都不敢启用!
如今这两家都不在府城,樊家居襄樊河上游的梨花镇。
柴家居南漳县漳化镇。”
李铮详细介绍道。
“圣旨难求,樊家倒是可以我亲自去请!”
封逸开口说道,能请动樊家,想必也可以解燃眉之急了。
“依老夫愚见,王爷最好是两家都请!”
李铮说完,看向了卢湘忆,他的用意,不知她能不能理解进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柴家的要求很难达到。
此次征兵都是为了朝廷安心,这才与他们商议。
若为了招揽柴家,让朝廷对王爷猜疑,那便不值当了!”
卢湘忆哪里不知道李铮的用意,无非是平衡之道,防止樊家在军中一家独大罢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尾大不掉,便会催动人的野心,欲望,卢大人所言虽然有理,却也并非最佳的方法。
王爷自可用不需要圣旨的方法来招揽柴家英杰!”
李铮却是固执己见,并不支持卢湘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