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捐厘助饷,说句大白话,就是再卖一波官。
咸丰皇帝沉吟片刻,道:
“这就够了?”
作为已经卖过好几次官的皇帝,咸丰可是有经验的。
这卖官的收入那是一次比一次少。
围剿太平天国的军饷、物资投入却是越来越大。
怎么填得上?
祁寯藻干笑一声,道:
“所以具体的措施还要再细化一下,主要是厘金这方面。”
所谓厘金,又被称为厘捐,是大清在各地水路关口对通过该地商品征收的过路费。
咸丰想了想,道:
“户部想要提高厘金?”
祁寯藻摇了摇头,道:
“提高厘金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咳,如今过关的货物之中,有太多货物是来自西洋了。”
厘金之中,其实就包含了外国货物进口的关税,以及在大清内地运输的过路费。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英、法、美等诸国的大量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大清。
按照《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等规定,大清对这些商品征收的厘金基本为零。
而大清本身的商业,又被这些外国倾销的商品冲击得基本破产。
就算把厘金提得再高,收不到外国商品上面去,那都是白扯。
咸丰颇为不爽,这祁寯藻搞什么东西,特地提这些是在打朕的脸?
连带着语气也变得生气几分。
“那你说这些做什么!”
祁寯藻心中也是无奈。
奏折上都写得明明白白,皇上您倒是看一眼啊。
没办法,祁寯藻只能继续口述。
“户部的意思是,把厘金征收的范围扩大。”
“不再仅仅针对各地水路关口运输的商品,而是直接对商店征收!”
如此这般,祁寯藻解释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