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不知所谓的东西。”
“等着吧,大清一定能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事实上,石达开对众将士说了谎。】
【真正让石达开被迫暂时返回天京的并不是战局,而是洪秀全、杨秀清双巨头之间的内部矛盾。】
东王府。
刚刚送走美国公使麦莲的杨秀清坐在主位上,表情很是难看,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天王每次都是这个样子!”
“英国人和法国人都被他气走了,现在就连美国使者也被气走了。”
“眼下北伐受阻,西征情况也不明朗,江南、江北大营又虎视眈眈。”
“天王却只知道每日里贪图享受,完全就没想过外面的事情!”
在场的几名东王府心腹也忍不住纷纷开口抱怨。
“天京城里几十万人,又不给经商赚钱,又没有地种,每天消耗的各种物资都是天文数字。”
“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坐吃山空!”
“本来咱们可以答应西洋人和他们做生意的,就算他们拿了大头,咱们也能拿小头啊。”
“和西洋人做生意就能获取西洋人的武器,有什么不好的?”
“割让一点土地就能夺取整个天下,有何不可?等将来真的统一了,强盛了,再将割让的土地抢回来便是。”
这些东王府的幕僚,大多出身都和杨秀清类似,属于贫苦阶级。
他们和洪秀全那些读书家族出身的,天然就有不可弥补的隔阂。
【杨秀清的思维更接近于传统的儒家王朝开创者,他在整个太平天国的体制设计上和洪秀全本就有非常严重的分歧。】
【随着定都天京后,洪秀全规定的制度弊端不断爆发,杨秀清终于坐不住了。】
杨秀清沉声开口道:
“这种情况必须要得到改变,否则的话咱们的天国只会走向衰落和灭亡!”
【在意识到危机后,杨秀清果断开启了变革。】
想要改变太平天国的各项制度,杨秀清必须从洪秀全手里拿到政治方面的权力。
说白了,就是夺权!
夺权这件事情,其实很不好做。
之前为了改变太平天国的体制,杨秀清曾经和洪秀全在朝堂上爆发了多次争吵。
洪秀全是个读书人,杨秀清的出身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烧炭工。
每次吵起来,洪秀全各种引经据典,各种天父上帝旨意,嘴巴里一套套理论蹦出来。
直接就让杨秀清脸红脖子粗,憋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