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又笑了起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霍去病年纪轻轻,锋芒毕露,一战成名天下皆知,随后又英年早逝。”
“可以说,霍去病的一生太过于灿烂辉煌,自然很容易让人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但真正扭转了汉匈战争局势,击败了匈奴的人是卫青。”
李靖点头道:
“是啊,卫青面临的局势,可比霍去病要艰难很多。”
“他只是一个马奴,凭借外戚幸进,将士们对他心中必然是不太服气的。”
“他要面对的是镇压了西汉三代皇帝近百年的强大匈奴帝国,汉军在士气和心理上都被匈奴人压制。”
“他的友军要么溃败要么无功而返,只有他一路兵马孤军奋战。”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卫青依旧能获得胜利,太子殿下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奇迹!”
李靖非常罕见地抒发了一番感慨。
这是一位绝世名将,对另外一位绝世名将的认同。
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都向往成为霍去病。
成熟稳重的中年人,则更喜欢卫青。
李治正想继续争辩几句,突然释然。
争这个有什么意义?
卫青、霍去病,都是大汉名将,都是华夏的民族英雄。
为他们骄傲和欢呼,足矣。
多余的争执,实在是没有任何必要!
大元世界。
忽必烈看着金幕中凯旋回归的卫青,也不由感慨。
“必须要说,在大蒙古帝国崛起之前,天下最会用骑兵的名将,就是卫青和李靖了。”
蒙古帝国的骑兵威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在人类社会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之前,蒙古帝国就是疆域最辽阔的帝国。
从忽必烈口中说出来的肯定,那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铁穆耳有些好奇地开口道:
“皇祖,您为何不提李世民呢?”
忽必烈呵呵一笑,淡然道:
“朕和唐太宗都是皇帝,并非什么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