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来相州是走错路了,臣听说在五天前,完颜宗望就已经从大名府魏县渡河南下,恐怕此刻兵锋都已经到了汴京。”
赵构和王云闻言,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去汴京好啊。
不管去哪里,只要别来相州就行!
赵构转移话题,问起汪伯彦对眼下宋金战争的看法。
汪伯彦先是随口说了几句人人皆知的废话,随后正色道:
“以下官之见,太原兵败之后,大宋已经没有跟金国继续作战的本钱了。”
“为今之计,只有效仿当年汉高祖白登解围,唐太宗渭水之盟,先以和谈换取金军撤兵。”
“等过上几年,大宋重整旗鼓,届时是战是和都可从容再做打算。”
赵构闻言,心中顿时一定。
明白了,这家伙也是个主和派的。
赵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汪大人所言,俱是真知灼见,让本王茅塞顿开啊。”
“本王此次奉旨议和,深感责任重大,不知道汪大人可否指点一二?”
汪伯彦顿时惶恐,道:
“王爷说笑了,下官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知州,怎么敢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大放厥词?”
“更何况还有王云大人在此,王大人智珠在握,自然早有成竹在胸,无需下官画蛇添足了。”
赵构再三相请,各种好话说尽,还承诺只要事成一定上奏朝廷给汪伯彦表功。
汪伯彦这才开口道:
“不瞒王爷,若是要下官说一句心里话,眼下这金军大营您是万万去不得的。”
“去了,就有性命之忧啊!”
赵构心中又是一喜。
这汪伯彦的看法,又和自己一致。
赵构忙道:
“那汪大人的建议是?”
汪伯彦摸着胡须,目光闪烁地开口。
“下官斗胆请王爷暂居相州,等待时局变化。”
“若汴京无忧,金人无非就是继续议和,多索要一些好处。届时王爷再动身前往金营,不但安全有保证,而且议和的功劳也必然是少不了的。”
“若汴京……咳咳,万一有所不测,那下官至少也能保护王爷安危,撤往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