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家祠堂。
香火缭绕,青烟袅袅升腾。
方均对着大伯和大伯母的牌位祭拜,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最后一次与大伯见面,大伯所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不知道为何,方均这次想起这八个字,竟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
凡人惧怕死亡,修仙者能够长生,却不能完全摆脱死亡。
就算是传说中的化神修士,寿命高达两千年,却依然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方均一路走来,历经无数生死艰险,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
他此时想到了大伯的死亡,眼神中渐渐生出一丝异样的光芒。
十几年前,方均最后一次拜见大伯,初一听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句话,当时虽然有所理解,但理解的层次还不够深。
之后,他和汪亦双前往西边,在望安岛郭府身陷囹圄,困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底花园。
若不是袁氏夫妇的意外,他几乎注定要死于灵煞花的吞噬。
那一次,他的生死感悟,相比以往深刻许多。
有了这种宝贵阅历的助力,他对“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理解,自然深了许多。
这句话是一种对生死循环的深刻洞察。
生与死,并非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它们就如同四季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季节的结束,都意味着下一个季节的开始;每一片树叶的凋零,都预示着新的生命的孕育。
生与死,是互为转化的两个极端。
方均看着大伯和大伯母的牌位,不由自主地闭上眼,沉思入定。
枯木逢春,残阳入夜,飞蛾扑火,金莲破土……一幅幅象征着“死”与“生”的画面交替浮现。
他想起修行中所经历的蜕变,每一次在生死边缘挣扎,求得一丝生机,每一次历经痛苦,突破瓶颈,达到更高境界,又何尝不是一种“死”与“生”的交替呢?
本质上,它们不正是“旧我之死”与“新我之生”的过程吗?
在每一次看似新生的开始中,都蕴含着旧的自我消逝的影子。
生死的界限,原来不在肉身存亡,而在于心境变化、灵识升华。
一念生,一念死;死中得生,生中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