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辉说,“老百姓不愿意打仗,开始造反了?”
花池说,“是不是天灾比较多,老百姓饿死了很多?”
夏有玉说,“你们说得都不对!中原彻底统一后国内战争开始变少了,战争都跑
到边境去打了,去抵抗外敌侵略者了。
想要打仗,就必须远离家乡去千里之外。路途遥远,补给运输也成了一个大难题。
皇帝忽然发现,后勤运输补给需要的人比能派出去打仗的人还多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池说,“是个大问题,古代没有火车,到边疆打仗需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不够士兵和马都会饿死。
但粮草都要靠马车拉,马车有限,马匹有限,所以大规模的人海战术就行不通。”
夏有玉以说,“秦始皇当年派蒙恬去北方讨伐匈奴的时候,最多也就只能带三十万人。因为当时秦朝全国的后勤补给能力能够支撑这三十万人。
现实告诉各朝皇帝,军队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吴辉说,“我觉得除了后勤补给的问题,可能还有战斗力的问题,匈奴打仗都是骑兵,我们骑兵少就很难打败匈奴。”
夏有玉说,“没错,到了汉朝,因为汉朝常年和北方的匈奴打仗,汉朝统治者知道,如果打仗纯粹靠步兵,基本上去多少士兵就死多少。只有骑兵才有可能打胜仗。
问题是,战马远比铁制武器的造价更高。汉朝最辉煌的年代,也就只能组建十几万规模的骑兵军团。
汉武帝就是靠着这十几万骑兵打败了匈奴。这说明精兵强将胜过能力低下的人海战术。”
花池说,“骑兵部队打仗也需要兵法,不是骑着马横冲直撞就能打败敌人。”
夏有玉说,“汉朝发明了马镫这种新式装备,它让骑兵的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另外,在数百年的战争,很多优秀将领不断研究心得战略战术,骑兵作战开始变成了步兵和骑兵协同作战。形成了完善的作战体系。”
吴辉说,“古代战争很残酷,经常打仗死很多人,所以古代的人口一直都很少。”
花池说,“先不管古代人打仗的事情了。我现在期待老大下午穿漂亮的古代盔甲,像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吴辉说,“老大还会骑马,会用剑,老大穿着盔甲骑在马上的镜头一定帅爆了!”
夏有玉说,“别啰嗦了!时间也到了,我们去现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