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火花公司里估计有不少人是拿着2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勉强度日。
这……
别看现在这家公司一个月只能带来25万的亏损,可它的进步空间却是十分之大啊!
把所有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和岿光本部看齐,换一个办公场所,砍掉所有降本增效的策略方针,想办法提高音乐制作的成本……
现在看来,这家唱片公司并没有多少盈利的隐患。
在不触碰整体框架的情况下,尽可能抬高成本就行了。
杨若谦思考着,又问了一句:“收购一家公司需要走什么手续流程,注意些什么情况吗?”
“哦……差点都忘了你这个大老板是第一次收购别人的公司了。”常芷晴笑着打趣了一句,“其实收购的话,风险还是不小的,特别是你要收购的这家公司。”
“细说细说,都有什么风险?”杨总提起了精神。
从概率学角度出发,风险越多越好啊!
雷多了,总有一颗能爆。
“先找个专业的会计,核对一下他们的账务,至少不能出现类似挪用资金,抽资跑路这种情况。”
“还有就是他们的资产——各种设备的折旧情况,我们不是专业人士,肯定不了解,也肯定不能他们说折旧多少就折旧多少,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做评估。如果最后我们决定不收购,这里又是一笔无回报的投入。”
“不过火花公司现在经营状况那么糟糕,应该是找不到其他买家的,他们那个叫马元的最大控股人应该很着急把公司卖给我们以求脱身。主动权握在我们手上,收购价格不会很高,最多二十万就能拿下。”
“才二十万?”杨若谦语气中难掩失望的情绪。
怎么自己收购一家公司搞得和小打小闹一样,都是十几万几十万这样,一点看不见那种豪掷千金的大场面?
区区几十万,怎么填的上如今那么多的盈利窟窿。
要不了多久电竞战队那边赞助商们的巨额赞助费就会打进公司账户了……
常芷晴用手指弹了弹手上的文件,声调稍稍高了些:“别看二十万的数字很小,可岿光集团是要继承火花公司所有债务的!”
现在两人在一起了,作为老板娘,她可不得好好心疼心疼公司的钱包。
“他在外面欠了那么多钱,我们就算一分钱不出,实际成本也是巨大。”
“现在这个马元全力拖着不让公司破产的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多拖一个月,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多从公司财务里拿一个月的工资,多吸公司一点血。”
“直到公司再也发不出一分钱的工资,他再给公司里那一大堆破烂资产定个极高的折旧价,分发给员工们冲抵工资,不但能虚报价格,还顺便节省了卖二手设备的成本和功夫。”
杨若谦听着马元创意十足的做法,目光不免有些呆滞。
这不是很能省钱,很会节流吗,怎么能把公司整的这个破样子?
难道亏本这种事情也是看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