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时,这两种粮食,可是京师传的沸沸扬扬。
朱棣又道:“现如今,那三大木箱番薯,已经成熟了!”
“成熟了?”
郁新与暴昭都不由两眼一亮。
“敢问陛下,不知那三箱番薯产量如何?”
朱棣嘴角微翘,“一箱产出三十七斤,一箱产出三十八斤!”
“郁卿家,暴卿家,那木箱,都是装货物的大木箱,两位可否算算,若是这般种植上一亩良田,能收获多少番薯?”
“一箱三十七斤……”
郁新与暴昭两人,便直接沉思起来。
随即,越想,两人眼睛越亮,最后混身都直接颤抖了起来,满脸震撼。
郁新紧紧盯着朱棣,满是不敢置信,声音还有些微颤。
“陛下,若是如此,岂不是可以亩产十二石?”
一旁,暴昭也是满脸激动的点着头,他算的结果,也是这般。
“十二石?”
朱棣与朱高炽等人,都不由再次一脸惊诧。
“正是!”
郁新连连点头,紧紧盯着朱棣,“敢问陛下,不知现如今,这些番薯可有多少种子,能种植多少亩番薯?”
“朕也不知!”
朱棣微微摇头。
郁新顿时大急,“陛下也不知?”
“嗯!”
看到郁新与暴昭这般模样,朱棣心情大好。
“朕正要前去定国公府查看,两位爱卿便寻了过来!”
“还请陛下恕罪,微臣愿与陛下一同前往定国公府!”
“正是,陛下,微臣也想前去定国公府,亲眼看上一番,番薯此种福瑞之粮,到底是何种模样?”
朱棣却是不着急了,缓声问道:“两位卿家可是同意了,松江府的那些粮食与钱财,交由朕来处理?”
郁新与暴昭忍不住看向朱棣,心中气急,怎能如此?
只是,若是大明真的有了一种可以亩产十二石的粮食,这价值远胜百个松江府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