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卿,已经进入夏季了,除了京师周边降了一些雨之外,河南与山东、山西、陕西的雨水,仍是少的可怜。
那些长出来的粮食苗,根本长不大!”
定海侯府内,朱棣躺在一张躺椅上,手握着一杯冰镇的酸果汁,一边喝着,一边悲天悯人的说着。
而一旁,郭安则好像有些没心没肺,眼中没有什么愁容。
“陛下,春耕之时,大明很多人都已经做好,大明大旱的准备。
但现在,看样子,老天爷至少还是降水的!
这种结果,已经是好了许多了啊……”
朱棣忍不住抬头,看了郭安一眼,“你倒是好心态!”
“陛下明鉴,微臣这也是无奈之举!”
郭安连忙一脸讪笑。
朱棣道:“这便是你所说的不内耗?”
郭安一愣。
朱棣则是继续说道:“你可是听说了?”
“敢问陛下说的是何事?”
郭安一脸惊疑。
朱棣淡声说道:“兀良哈三卫好像有些不老实了!”
“兀良哈三卫不老实?”
郭安一怔,随即嗤笑一声,问道:“陛下,这些蒙古人不老实,他们难道还想造反啊?”
朱棣眼中闪着异光,说道:“宁王也向咱上奏,想要派出两万兵将,出海去占上一处蛮夷之地!”
郭安大惊。
“陛下,难不成这背后是宁王?”
“不!”
朱棣缓缓摇头,“宁王是个聪明人,他不会,也不敢……”
郭安道:“那就是那些蒙古人觉得我大明要大旱,想要趁火打劫?”
“他们也想要建城!”
朱棣突然说道。
郭安愣住了。
半晌,才小声道:“陛下,这么说,这是那些鞑靼人惹出来事情啊?”
朱棣道:“今年,辽东并没有出现旱情!”
“不过,若是那些蒙古人想要建城,也可以!”
想了想,郭安道,“只要他们肯接受,与凉州城外,那些鞑靼人一般的待遇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