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将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的黄湜黄子韬,送入东宫为太孙伴读。
郭安轻叹道:“殿下,那位总归是正统,哪怕是殿下身为他的王叔,等到那位上台,殿下也便成为了臣子。
那么,殿下还不如带着燕王府上下,前去高丽与倭国避祸为好!”
黄子澄恭恭敬敬的行礼,“启禀太孙殿下,微臣听闻殿下神色忧虑,特意前来为殿下解忧!”
“黄伴读,你怎么来了?”
听此,黄黄子澄沉吟片刻,便淡淡一笑。
最大的好处,便是殿下带着燕王府一众财物与工匠退心入高丽与倭国,也不用担忧朝堂因为此事,来派兵攻打……”
“殿下还需小心行事,那一百燕山卫都需时刻披甲在身。
“微臣定当给殿下看好北平府!”郭安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微微叹息一声,便说道:“黄伴读,还是因燕王之事!”
“黄伴读,你说皇爷爷是否已经对咱不满,有了易储之心?”
到那之时,大明必然要遭受战乱。
于是。
朱高炽有些惊疑的问道:“爹,皇爷爷喊您入京,这是想要做什么?”
而对于朱允炆这个十分孝顺的皇太孙,朱元璋也是如同培养朱标一般,让他看好的一些文官,去接近朱允炆。
一直勤勤恳恳,跟着东宫的伴读学儒,跟着皇爷爷学治国,批阅奏章。
翌日一大早。
黄子澄连忙回道:“微臣斗胆猜测,陛下此举,应该是为了安抚燕王殿下。毕竟,燕王殿下不仅是大明诸王之长,还是陛下嫡子,更担任征讨抵御北方蒙古人的重担……”
朱允炆一脸感动的看向黄子澄,“有先生,乃是孤之幸!”
一旁的朱高炽,一脸迷惑。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让朱允炆下意识一惊。
当初,皇爷爷便有意立燕王为储君,最后还是朝廷那几位大臣出言,孤才得以被立为皇太孙。
“郭卿,你觉得呢?”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一向疼爱他的皇爷爷,竟然没有顺他的意思,去打压他那位藏有银山的四叔,反而将那奏禀的武官给杀了。
朱允炆脸色缓和了下来。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