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早就眼馋面前这块水稻,很长时间了。
一旁,郭安建议道,“殿下,也可在旁边的那块水稻,挑着长势最好的一亩,割出来,比上一番!”
朱棣眼睛一亮,“按照郭卿之言行事!”
“是,殿下!”
很快,一众老卒与护卫们,便钻进稻田内,割了起来。
上百个老卒与护卫,收割两亩稻田,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老卒拿着镰刀,直接在两侧掏出一亩稻谷。
然后……
那一亩稻谷便给割完了!
等到两亩稻谷分别堆积成两堆,立即显现出了差距。
一堆明显比另一堆大上一倍。
又是一眨眼的功夫,两亩稻田收割回来的稻谷,便被一众老卒将谷粒给打了下来。
这会,一众老卒已经开始用开了簸箕,并拿来了方斗。
然后,再用十多个秤开始秤。
“殿下,那一亩良种共有四百六十斤!”
“普通稻谷为三百九十斤!”
“竟然多了七十斤?”
朱棣直接瞪大眼睛,看着面前那一斛斛的稻谷,十分激动。
“足足多了两成!”
“恭喜殿下!”
“恭喜殿下……”
“殿下,郭秉雍与郭直几位农家大贤研究成果显著,只要他们一直研究下去,日后亩产六百斤,甚至是七百斤,也不是没有可能!”
丁尚与一众老卒一个个都激动的热泪盈眶,称赞不已。
一亩地只要能多产出一百斤粮食,都可以活成千上万的百姓。
不过,有了之前那么多物件的刺激。
面对着这种可以增产粮食的方法,朱棣很快便回过神。
“诸位放心,此种利国利民,造福天下百姓,稳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事,本王必然会全力支持!”
“去年,郭卿便给咱,向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位农家大贤请过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