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尔等……尔等竟然如此激进,书院只是启蒙识字读书,沐浴圣贤思想之地,现如今尔等竟然如此胡作非为?”
“小子不知什么大道理,只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凡事只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方知真理。
而身一国之长史,一皆读书人,理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能墨守成规,只知遵循前人之言,而思变通……”
“好,好一个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过,你这小子可是说我等皆是一群老腐儒?”
“小子不敢……”
面对着一群大儒的考教与诘难,郭安虽心黑皮厚,但也有些应对不过来。
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怎么能辩论过这些大儒?
好在,一队高丽国使臣也从应天城出发,再次来到北平府。
高丽主使,依旧还是几个月前的李师厚。
“高丽使臣李师厚,参见燕王殿下。”
承运殿内,李师厚带着一众高丽使团,恭恭敬敬的拜见朱棣。
朱棣一脸肃然的坐在王座上,对着李师厚问道:“高丽使臣,尔等此次又是因何而来?”
左右两侧,则是坐着一众燕王府官吏,还有一些大儒,一脸淡然的看着这群高丽番邦。
李师厚连忙回道:“启禀燕王殿下,外臣此次前来,乃是带着我高丽国之意,特来求取燕王殿下的透明玻璃技术与寒冬种植蔬菜技术。”
听此,朱棣好像才刚刚想起此事。
“既然如此,那你可带来你高丽国的借贷国书?”
李师厚满脸期待的看向朱棣,“回禀燕王殿下,外臣已带来外臣之国借贷国书,还请燕王殿下过目。”
随着李师厚的话落,两个高丽使臣便举起一张文书,恭恭敬敬跪在朱棣面前。
随后,和忠上前接过文书,呈给朱棣。
朱棣打开一看,借贷国书上,果然盖着高丽国王的印玺,脸上露出满意笑意。
“高丽国王果然诚意十足,如此尔等明日便可随着王府官吏,前去学习锻烧透明玻璃技术,与种田种植蔬菜技术。”
“多谢燕王殿下!”
高丽一众使臣都是一脸感激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