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去了孙伟在的机械加工设备车间,拿出一份图纸递给他:
“孙伟,这是玻璃纤维拉丝机,需要用到特殊耐热材料,你们试制吧。”
孙伟看了一会儿:
“师傅,这后续设备呢?”
“后续的绕丝机和封装机,都是普通材料做出来的,就由七四五零工厂做吧,那些设备精度要求不高,体积又大,在咱们这儿生产不合适。”
“是要运到山东去的设备?”
“当然了,我想在那边建个玻璃纤维生产厂。”
“到年底做出来可以吧,目前我手里还有几个活,都是机械工业部下的生产任务。”
“可以,这种吐丝喷头还是由我提供,你不用操心。你以后得在办公室里,不要总在生产一线工作。”
孙伟笑了:
“嘿嘿,师傅,没办法,我就是喜欢做这个,办公室里有统计员在那里,足够了。”
王胜文一声叹息:
“唉,我这带徒弟还带出毛病来了,怎么一个个都这么爱干活儿!真他妈的像自己,一个狗德行!”
……
晚上,女人来了一大堆,大家一起开个家庭会议,因为王胜文发现,再不对家庭进行管理,孩子们快管不过来了。
王胜文给出的方案是:
第一条:在京城里的女人,一律跑到老宅子那边生孩子,生完孩子还要在那里照顾月子,因为几个院子里,老宅子距离部队医院最近。
当然是由姚妈妈和魏妈妈在那边照顾产妇,因为她们已经有了经验。
派姚琪梅去那边,负责洗洗涮涮。
当然是得到了大家大部分人的支持,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些人还提出有人做月子,会过去帮忙。
吴妈:
“胜文,我也想去那边,我还不到七十岁,就在这边什么活也不干,还真不适应。现在魁子也大了,也用不到我照顾了。”
王胜文想了一下就答应下来:
“行,那你就过去吧,那边其实也没多少活干,你过去就负责和魏妈妈买点菜什么的。”
当吴颖提出让自己的弟妹过去生孩子时,被一众女人反对:咱们家院子里种的那个多子石榴,可不是替别人种的!
第二条:把学会走路、还没上学的孩子,一律安排进老山院里住着,由郎安慈、牧春柳、王夏莲、关芹芹、于小群、苗妈妈在那边照看,一直长到上学为止。
让郎安慈家里那个仆人李妈妈负责买菜。